挥着翅膀的女孩----文学与传媒学院07届优秀毕业生田芸
田芸,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系学生。大学四年,她一直担任班上学习委员,工作认真负责,深得师生一致好评。学习上,她始终名列前茅,是学生的好榜样;生活中,她热情大方,乐于助人,是同学的好帮手。同时她还参与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在《恩施晚报》《恩施日报》、《孝感日报》、《京九晚报》、《商丘日报》等校内外媒体发表了数百篇新闻和文学作品。她先后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标兵”、“特等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她用激情和实干圆满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工作和生活。
感动,情在胸前萦绕
田芸,这个湖北荆州女孩,是典型的书香门第之后。爷爷、爸爸、叔叔都是教师,这种文化氛围塑造了田芸的良好习惯,妈妈是商人,传承给她自信和大气。小的时候,亲人都致力于自己的使命,有时难免“孤立”了她,这时的田芸只能以书为友,漫游于其中的神奇和奥秘。偶尔,看到同龄的小朋友有父母带玩耍着,其乐融融,幼小的田芸不免失落,但她深知父母对她的爱丝毫不亚于其他的父母,只是他们没有时间。那时的她,就立志长大以后开一家托儿所,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有一个贴心的伴,让所有的父母都有一个安心的工作环境。直到现在,这个梦想还一直停驻在她心中,与日俱增。
释怀,路在脚下铺展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关键在于自己能否找到并成功的运用它, 田芸在大学里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并尽情挥洒青春。刚进大学时,她也曾摸不清自己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但她扪心自问,自己要干什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将自己的大学生活划成了小块目标,各个击破,尽力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用她自己的话来说,那便是“尽管我不能做到最好,但我能做到自己的最好”,的确,田芸在报社做实习记者的实践活动中,也尽量做到至善至美,无论艰辛和荆棘。
2005年6月1日,《恩施晚报》第十版刊登了田芸报道的《街头卖膏药当场被揭穿》这一新闻,笔者想从她那里获得有关此报道后的豪言壮语,然而,田芸只是愤愤地告诉笔者,卖假药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象这种在街头公然坑骗群众的行为本来就是违法的,她只是想借媒体的力量,不让坑害老百姓的行为得逞,告诉群众千万别上当。这个书生意气的女孩,是如此地嫉恶如仇,正义凛然。她是在用一颗公正的心追寻人生的梦。
感恩,话在心头难开
感恩,让人肃然起敬,真正的恩情,是感念不完的,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爱,师长对学生的教导之爱,朋友对朋友的真挚之爱……田芸面对众多的恩情,却无法一一言谢,大概这就是大恩不言谢的道理,但田芸还是坚决请笔者代她向班主任即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徐定辉老师道声真挚的感谢,感谢老师对她的关怀和栽培。
别人眼里的徐老师是不留情面的“学生杀手”,对学生管理十分严格。事实上,徐老师是一个极有原则的领导,关心学生的好老师,田芸很感谢徐老师为班上实习在外的学生操的不少心,感谢他第一时间将学校的相关政策反映给他们知道,有时拨不通学生的移动电话,徐老师还挨个往学生家里打,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是他心头的大事。因为有太多的感言,田芸选择牢记心中,用自己的实际成绩来报答老师的恩情。
大学即将绘上一个完美的符号,田芸将自己的生活用“充实而没有遗憾”来概括,在知识的充裕下,她变得更明智了,在生活的磨砺下,她变得更成熟了,在工作的锻炼下,她变得更自信了。喝水不忘挖井人,在逐渐寻找自己的天空过程中,她深深体味到学校的养育和老师栽培的情意浓浓,这个挥着翅膀的女孩告诉笔者,无论她在哪个工作岗位,她都会努力工作,并会自豪的说自己是湖北民院的学生,今天我以民院为骄傲,明天民院以我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