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省重点建设高校,是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学校秉承“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校训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民大精神,坚持“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始终践行“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 [查看详情]

学校现设有医学部、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林学园艺学院、临床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学院(部),一所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民大医院),两所非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恩施州中心...[查看详情]

  学校经过多年来的科学发展,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67人,其中教授139人。有国家级、省级专家人才50余人。  我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大师资培养和引进的力度。通过一系列人才强校战略措施,学校师资队伍规模有了较大幅度的扩张,整体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为学校的可持... [查看详情]

师资队伍

       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5项,获省级奖项654项,公开出版个人作品(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153篇,获授权专利19项,学生科研成果获省级奖励10项。在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学校学生在高脚竞速、板鞋竞速、陀螺和表演项目中共获得4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由学校师生组成的“土苗兄妹组合”参加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原生态唱法金奖和观众最喜爱歌手奖,并在... [查看详情]

湖北民族大学科研处主要负责湖北民族大学的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的全程管理。其目的是使学校科研项目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湖北民族学院的科研竞争力。科技处下设自然科学管理科、社会科学管理科、科技开发科、科协办公室... [查看详情]

从民院走进清华

作者:admin 2008-09-01 16:36:58 编辑: 来源: 点击量:
【字体:
打印

“不读一流的大学,但一定要做一流的大学生。”和很多来到民院的同学一样,民院并不是他理想的终点站。四年前,他怀着一颗失落的心走进民院,也就在那时他下定决心,要以民院为跳板,考上理想大学的研究生;四年里,他努力汲取着民院为他提供的用之不竭的养分;四年后,他跨过考研的门槛,成为清华大学高电技术专业的研究生。他就是信息与工程学院07届优秀毕业生余宏桥。

树理想 厚积薄发

农村有一句话:“培养一代人,牺牲三代人。”虽然生在农村,但父母从来没有放弃对他的培养。为了能让他安心读书,父母不辞辛苦,经常给别人打工。 高中时期,由于贪玩,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直到走进民院,他才醒悟过来,告诫自己一定要考上研究生,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为了完成家人的愿望,做一个争气的儿子。

我校地处山区,考研信息不畅通等不利因素影响考研,要考清华、北大这样的一流大学的研究生非常难,可余宏桥偏偏选择了清华大学,他说:“要么不考,要考就要选择一流的学校。”当初决定要考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时,很多好心人认为这是望尘莫及,都劝他把目标放低一点,要考上清华大学绝非一件易事。但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他认为考研就像一个舞台,而自己就是舞台上的一个演员,不管别人怎么看,能上台就代表自己成功了,考研亦是如此,只要敢考,就是好样的。

他认为要成就一番大事,必须要学会取舍,收获一样东西,也会以失去一样东西为代价,这种代价或许会是痛苦的,但也正是最关键的时候更需要妥善处理好复杂的关系,权衡轻重缓急,做好规划。“很多同学一进大学就豪言壮语,立下考研的志向,真是说来容易做来难,事实上真正坚持到最后的却不多,坚持到最后并取得好成绩的人就更少了,其中有很多都是因为感情问题或毅力不够而选择放弃 。”

为了打好这场漂亮的考研“仗”,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先后顺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和三级,同时他还利用节假日做家教,为考研储备了较为充足的经费。

备考中 心平气和

“心有多静,舞台就有多大!” 他认为考研的心态很重要,要心平气和应对每一次训练,不能太在乎得失,若抱着“一定要考取”的思想包袱,那样反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备考的关键在于从平时的训练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还要相信自己,不断鼓励自己。”

考研不仅是一场体力斗争,也是一次心理战,很多同学都是结伴考研,但是他却选择了独自面对。在备考中,他有过迷茫、有过无助,有时候因为太累,他甚至想到过要放弃。这时,他就会想办法调节自己,找朋友聊聊天,或者租盘碟子看看,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然后继续投入学习。

因为题目很难,他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于是他决定出去找工作。不久,他参加了恩施州电力公司的招聘,顺利通过了笔试和面试,并很快与恩施州电力公司签约。3月19日,正当他在学校实验室做毕业实验时,接到了清华大学复试通知的电话,“当时的我并没有想像中那么激动”他回忆道。面试时,老师问了很多关于机电保护的问题,因为此前他正好读了李清政老师的《机电保护》,所以面试结束后感觉还不错。

临行前 感恩不断

“学院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帮助。统一帮我们到武汉办理少数民族证明,为大家节省路费,院领导长经常宣读考研政策,为考生提供的考研信息,此外,他们还深入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居,为我们准备纯净水和电风扇。”余宏桥感激的说到。

面对考研的学弟学妹,他认为确立目标尤其重要,大目标和小目标都要有,要明确考研的动力,确定考研是为了什么,即使没有考研打算的,在大学里也一定要有所追求,对自己以后的发展要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定位。

“人生在很多时候都不是别人给你找理由,而是要自己给自己找理由,用自己的思想说服自己,不能活在别人的赞扬和诽谤中,要适度的有一点阿Q精神。这是我考研的最大心得。”临近离别,太多的话想说,太多的事想做,太多的感恩沉淀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