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淡泊,倾情反哺家乡热土
声音柔美,态度和蔼,穿着简朴,言语中透漏着一份祥和与淡定,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母亲般的可亲可敬,这就是她——湖北民族学院生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的莫开菊老师。
莫老师生于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华中大学果树专业毕业后来到湖北民族学院随后受学校委派进入西南大学食品系深造并获得硕士学位。她致力研究的凤头姜系列食品加工技术获得200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论文《糖姜片的无硫保护色及加工工艺研究》获得湖北省2006年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面对如此多的成绩与荣誉,她没有骄傲,也没有讲述背后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只是谦虚淡然地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老百姓,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只是响应时代的要求。”她觉得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只要方向选对了,慢一点也没有关系。尤其是科研的道路是很辛苦的。能力和机遇很重要,抓住机遇,发挥自己的能力,认真走好每一步,踏实前进就一定能成功。
莫老师于2001年获得恩施州优秀教师称号,湖北民族学院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可以想象喜欢她、爱戴她的学生一定很多。我们请求她传授一些经验时,她自己认为并没有什么经验,唯一的经验就是六个字:理解、宽松、沟通,这就是她管理班级的六字经。她觉得对学生的任何一种个性都不能压制,学生需要老师的理解、尊重与包容,但不等同于放任学生让他无视组织纪律,要让学生的个性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得到发挥,在不同的场合得到充分自由的展现。除此之外,老师还需要与学生进行双向的沟通与了解,随时清楚学生的成长状况。在采访进行到一半时,莫老师的学生打来一个电话,询问实验操作方面的细节,虽然我们听不懂她们谈话中所透露出的专业术语,但是从莫老师的话语中折射出她的认真负责,悉心教导。她虽然不是莘莘学子母亲,却有着母亲一样的和蔼和亲切,我想这就是莫老师桃李满天下的原因之一吧。
展望这个专业的前景,莫老师充满了信心,她认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永远是一个朝阳专业。因为食品是一个交叉学科,知识面非常广,对学生素质要求比较高。这恰好迎合了时代对我们大学生的“宽口径、重基础、高素质”的要求。大学生毕业后,其前景也是非常可观的。针对本专业的大学生步入社会创业的想法,莫老师认为学生可以生产最简单的东西,做最好的质量,其创业真正的限制因素在于自己。而对于一心考研继续深造的学生,莫老师觉得学生应该打好基础,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有所了解才有喜好,有一定的基础才有权利选择自己喜好的方向,不加了解的喜欢只是一种盲目的喜欢”她说。同时对自己正在研究的食品残留物的合理利用以及农产品的研究开发(如富硒、多糖等保健食品的开发等)她希望同学们多多致力于这方向的研究。
淡抹回忆,浓妆未来;辛苦科研,为人师表;渺小中显雄奇,平凡中见伟大。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同学们能够像莫老师一样,扎根山区、服务基层,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责任编辑: 李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