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益德:教育线上的不老松
满益德,1959年8月生于湖北咸丰,土家族。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所长、湖北民族民间艺术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满益德老师1974年高中毕业后从业于赤脚医生、民办教师。1979年师范毕业后两度进入湖北省教育学院进修美术及教育管理专业,并先后在湖北十堰大学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助教进修班、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硕士研究生班进行专业深造。早年在中小学从事过美术基础教育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自1987年以后先后在恩施州教育学院、恩施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从事大学美术教育。美术作品先后在省内外展出、获奖并在《美术观察》、《艺术百家》等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亦曾参加国家级学术研讨会发言交流,入编《中国精典文库》、《白虎文丛》等多种论文集。获“2002年优秀科技成果交流及中国科技创新”一等奖,恩施自治州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7年获全国第八届艺术节、全国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作品展览最高学术奖。获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办毕业论文指导一、二等奖。从2001年至2008年度之间,五年被人事部门考核为优秀等次,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优秀盟员,是艺术学院学生公认的“人气王” ,在讲台背后黙默地做出了很多真情的奉献。
善于管 是优秀班主任能力的体现
满益德老师近年执任了05级艺术设计专业四个班的班主任,四个班中三个班评为艺术学院优秀班级,一个班评为校级优秀班级。同学毕业了,在同学的心中认为这是他的“绝版” 。“既善于管,也敢于放”,这是他任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之谈。他是一个非常认真、非常细心的老师,重视常规管理,以严治学,能把学生“统得起来” 。但他也并非死抠规章制度,而是创造性地工作,从教育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自动力” 。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已,他则成了顾问和音乐指挥家。在学生的印象中,他做事的时候是那般的严肃认真,交谈的时候又是那么的和蔼可亲。或许就是老师的这点人格魅力和榜样作用,学生们敬重他、喜欢他吧。他对每个同学“手心手背都是肉” ,办事公平。学生们敢想、敢问、敢说、多做,班主任老师的灵活治班,学生人人开心。他善于培养学生干部,先后给校学生会、校团委、院学生会、院团委输送了不少的优秀学生干部,艺术学院其中一届的学生会主席就产生在他的班上。他不用固定的尺度和框框去要求学生,做到“不拘一格育人才、不拘一格评人才、不拘-格选人才”。他发现-个同学很有管理才能,哪怕选举时只有6票,但他果断地确定他为班长,结果在这位任命的新班长的带领下整个班级搞得有声有色,现在这位班长已就读研究生去了。他积极支持学生活动,不少活动他都尽力参加。他积极鼓励和推荐学生课外参加社会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勤于教 是优秀教师的良好品质
满益德老师已从教三十三年,其中高校教龄二十二年。美术专业的很多主干课程他都教过。熟悉教学內容,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认认真真。他家住在校外的清江水岸,而且每个周三个晚上的课,每每见到他都是提前来学院办公室熟悉教学内容,认真作好教学准备。他讲课巳经形成了特有的教学风格:声音宏亮,百余人的大教室上课不用话筒。上课有激情,从不照本宣科。教学结构严谨,教学语言风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板书规范而且有艺术特点。课外时间经常去画室转转,或辅导学生作业,或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形成了-个良好的勾通方式。每年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期间,他是一个大忙人。一是选他当指导教师的学生多,二是友情指导其他老师辅导的学生的毕业论文。不论份內份外,从不拒绝学生。他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训练,先后推件10余件学生习作发表,经他指导的毕业论文有获奖的,有发表的。满益德老师赢得学生信任和尊敬的关键,是他自身的修养、知识能力、良好的个性和对待学生的态度。
乐于帮 是以“师”为“父”的真情奉献
乐于与学生沟通和为学生排忧解难是满益德老师的一大特点。这与他的学生观、教育观是分不开的。首先表现在他非常尊重学生的人格,能够正确地评价学生,不歧视学生。能看到学生的优点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励学生进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想退学的学生是他把他畄住了,有想自杀的同学是他把他安慰好了,有难于起齿的烦脑的同学是他帮他解决了。他就是这样的懂学生、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他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大伯” 和“父亲” 。其次是他的教育观念,他主张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倡“亦师亦友”、“ 良师益友” 的融洽和谐的师生交往,并把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教师的情感倾注连系起来。他说,中小学生为什么有的喜欢语文,有的喜欢数学,形成偏科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这位任课老师的喜欢与不喜欢。学生喜欢满老师,爱听他的课,爱做他布置的作业,教学效果当然很好。视学生为朋友,构筑了学生与老师的双向交流平台,和老师分享快乐,向老师倾述烦恼。心相通,情相容,快乐学习,更快进步。满益德老师的心中,长期装着 “存诚为贱” 四个字。“诚” 即对专业的执着追求和对事业的忠诚,“时时都要对得起学生” 。不当“贵人”当“下人” ,也即对学生的真情付出和无私的奉献,“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艺术学院,只要认识满益德老师的同学,没有-个不说他好的,我们被“人气王”的“诚” 所感动,写下这篇报导。
(责任编辑 龚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