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水无香,大爱无痕----访经济与管理学院“校园之星”安文俊
安文俊,湖北利川人,中共党员,经济与管理学院2009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长期积极参加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多次组织策划爱心行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传播志愿服务理念。2012年五月获评我校首届十大“校园之星”之“道德风尚之星”。大学期间,曾多次获得奖学金,荣获优秀支教老师、优秀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2011年被学校推荐为谷歌(中国)益暖中华公益奖学金候选人。
朴实父言 给他一颗善良温暖的心灵
追溯起他做爱心活动的源头,安文俊的神情略显严肃,他提起了在家乡利川做煤炭工人的父亲。父亲二十年如一日,在低矮黑暗的煤矿里用辛勤的双手承托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沉默寡言的父亲对三姊妹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只要读,我一定供!”朴实而坚定的言语一直激励着安文俊,朝着心中的梦想勇往直前。
家里的生活并不宽裕,年迈的爷爷体弱多病,三个儿女都在上大学,父亲拼命劳作才勉强能够养家糊口。但他却常常帮助村里有困难的家庭,他的助人为乐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安文俊说父亲有着农民的勤劳与朴实,也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远见与智慧,这形象在安文俊的心里深深地扎根。
父亲的精神像一条无声的细流,在岁月的流淌中蕴藏着坚韧的力量,轻抚着安文俊的心灵,善良与温暖由此萌芽。
上善若水 寻找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
马克思曾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我想这也是安文俊公益之路的真实写照。
2008年,安文俊进入舞阳校区预科教育学院学习。在那里,他加入了“同心园”互助社舞阳分社,并担任社长一职。2009年4月策划并组织“麦田计划”系列爱心募捐活动,为黄土坎存留守儿童募集书籍近百套,衣物若干,一年中组织社员前去黄土坎小学支教40余次,他自己主要负责五年级英语教学。谈及这次支教,他坦言:“任务相对有点重,所以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欣慰的是,在期末考试中,五年级的英语平均分高于数学平均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黄土坎小学支教之旅算是我走上公益之路的第一站”安文俊的公益之行也就此启程。
2009年秋季学期,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变革,“同心园”互助社被迫裁撤。安文俊不甘就此放弃,联系了社团的几个负责人,一起找吴建清副书记反映情况,请求援助。校团委商议将“同心园”互助社与爱心双教学会合并为今天的大学生“心连心”互助社。公益之路是崎岖的,它只欢迎勇敢的人。面对一个新的社团成立,安文俊再次扛起那面迎风飘扬的大旗,心中满怀着沉甸甸的责任和喷薄欲出的激情。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心连心”互助社日益壮大,并成长为如今学校最大的公益性社团之一。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2009年的一天,经过舞阳坝天桥时,安文俊看到了一位为了筹钱救子而乞讨的中年男子,他的心被深深地触动,情不自禁地走上去询问。从简单的交谈中他得知,中年男子的孩子叫蒋平,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需一笔不菲的费用来治疗。安文俊动了恻隐之心,而这个时候,身边的人提醒他小心是个骗局,在同行朋友的催促下,他匆匆留下了电话号码,并表示愿意帮忙。此后,安文俊接到蒋平父亲的求助电话,细致了解情况之后,他便着手策划爱心行动,他组织社团成员利用双休日在校园内义卖,并举办了“爱暖人间,情系蒋平”大型义演活动筹集善款两千三百余元,帮助深陷困境的蒋平渡过了难关。现在,蒋平的病情已经渐渐好转,提起这件事,安文俊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人的命运有时很微妙,一念之间,就是云泥之别。”在别人怀疑的时候,他选择了相信,也正是这一份相信,给了蒋平一家重生的曙光。
2010年7月,他与六名志愿者朋友,远离了城市的纷繁复杂,来到青山环抱的鄂西贫困山区——利川市文斗乡,和百余名留守儿童渡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斑驳剥落的墙壁是他们授课的黑板,凹凸不平的地面是他们批改作业的办公桌,贫瘠的山村成了他们展现青春的舞台。他们从不惧怕、从不抱怨落后的教学条件,课上,年轻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聆听孩子们稚嫩而又卖力的读书声;课间,与孩子们欢笑嬉戏,仿佛回了无忧无虑的纯真童年。离别之时,孩子们不舍地簇拥在他们身边,不停地询问着他们何时再来。汽车开动的时候,看着孩子们齐刷刷地站成一排,挥着小手高喊再见,同行的女志愿者无法抑制的掉下眼泪,安文俊的心里也充满了感动与不舍。
2011年7月,他组建了“湖北民族学院学生党员爱心支教服务队”,到重庆西坨镇开展义务支教和基层服务活动,该团队被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团委、省学联联合表彰为“2011年湖北省大中专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他策划的“爱心雨伞,诚信飞扬”公益项目及恩施市头道水村12组的“爱心教室”和“爱心图书室”公益行动也都收到了良好成效。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于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 每一次真诚的奉献和帮助,都给安文俊带来无比的快乐与满足。
严谨务实 承诺一个涵义无尽的未来
“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这是同学们眼中的安文俊。他经常建议同学们:“作为学生干部,可以获得很多锻炼机会,但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所以做好工作的同时也要不能丢掉专业知识的学习。”
时间的车轮滚滚而过,站在大三的尾巴上,安文俊带着不舍离开了学生组织,去追寻他人生的下一个目标。“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我的大学生活一直过得很充实,尤其是学生干部工作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在安文俊的人生航道上,即便是一分钟的懒惰也是不容许有的。生命之灯因热情而延续,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现在,他选择了考公务员这条道路,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泡在图书馆自习。他也有去西部支教的想法,也许在他心中,永葆着一份支教的情结,也一直期待着一个全然不同的自己。
他的爱心如莲,不与光怪陆离的世俗同调,悉心走过的路,留下一片芬芳。 (责任编辑: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