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民院 不忘初心----访我校十佳优秀教育工作者谭华
文学与传媒学院谭华老师,主要研究传播与社会发展、媒介人类学,是中国传播学会(CAC)、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CAEJC)会员。
谭华老师无疑是十分优秀的,这使记者从最初联系老师确定采访时间,到最后走进老师办公室那一刻,始终怀揣着紧张且崇拜的心情。而随着采访的逐步深入,我们却发现谭老师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和记者想象中严肃刻板的老师完全不一样,正如他所说:“其实大多数老师私下都是和蔼可亲的,关键在于学生愿不愿意和老师交流,愿不愿意去发现。”
有一种幸福,是为学生排忧解难
谭华老师是一个最不懂如何拒绝学生的老师。只要有学生找到他询问问题,他都会在第一时间解答,协助学生完成课外任务。“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只要我做的事对他们有用,我都会尽力而为,无论什么方面的问题,考研、生活、专业知识……只要我能帮,我定全力相助。”
谭华老师对待学生就如同对自己的孩子,认真负责、关心爱护,期待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才。他尽己所能为学生做的那些事,他觉得幸福就足够了。这或许就是老师们都有的一种幸福----为学生排忧解难。
有一种奉献,叫做心忧教学改革
学校教务处的工作相对而言较为忙碌,谭华老师却同时兼任教师与教务处副处长。当谈及如何快速转换身份的时候,谭老师笑言:“管理和教学二者不仅不冲突,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首先认识到自己老师的职责,深入了解高等大学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加真切的了解学生,充分管理好教学科的相关工作。”交谈间,谭老师拿起手边的书,与记者深究一番关于教学改革的文章。“我最近正在看这本由四川大学老师撰写的关于教学改革的文章,获益匪浅。它里面谈到的非标准答案式的考试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思维,是学校当下要关注的重点,十分值得我们采纳学习。转变老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我们的第一步。”
有一种感情,不知所起却已情深
“尽管资历渐长,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但我的成功也离不开民院的浇灌。”历经数年,建校之初,师资匮乏,谭华毅然选择了新闻传播专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校弥补师资空缺。没有其他情怀,单纯为了学校的发展,没想到的是,这一学,他竟深深喜欢上了这个专业。那一年,体育系初建,办公室人员匮乏,他再次成为学校建设中那块虽不起眼却不可或缺的板砖。也许,他只是众多弥补学校发展空缺的一员,然而,这些年过去了,对民院的感情已然潜移默化成他生命中不能割舍的一部分。
“感恩民院,不忘初心。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助力学校的发展。”目前,谭华老师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校在更名的各项事宜落定后,教学改革能得到有效贯彻,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建设成更为优秀的大学。他还谈到,学校更名告一段落后,会将发展重点放在教学改革这一块。他希望学校能够实现小班化教学,改变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方式,实现老师与学生真正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获取真理,从而提高民院学子的社会竞争力。
“感恩民院,我与民院共成长。”正是因为有这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默默付出,民院学子才会真正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湖北民院方可在一步步地建设中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羿林英 张汉秋 郑静静)
(责任编辑 郭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