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竭力 诲人不倦----访我校十佳优秀教师黄力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初见,黄力老师面含笑意,欣然拉着笔者聊了起来。她举止亲和,平易近人,恰似一位可亲的大姐姐。采访过程中不时有学生驻足向她问好,她也开心地笑着点头回应。
黄力老师于2009年来我校工作,现为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类公共课程的教学和民族教育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十载芳华奉献,始终兢兢业业为师育人。
一腔热血传师道
“母亲是教师,我从小就有教师情怀,经常在家模仿老师上课的神态姿势。”黄老师回忆说:“小时候母亲上课会带上我,我就在教室门外坐着等她下课。”就这样耳濡目染,教师梦在幼小心灵中发芽、生根、茁壮……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博士毕业后返乡,从此深深扎根于民院。作为学校第一批引进人才,黄力老师承担了大量教学和科研任务,她始终胸怀热忱,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地耕耘,尽心尽力、无怨无悔。
三尺讲台育栋梁
三尺讲台迎冬夏,一支粉笔写春秋。在教学工作中,黄力老师始终坚持把心放在三尺讲台,树立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以爱动其情,以严导其行,以诚换其心,以志树其人。她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主动性,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氛围和谐有趣,深受学生喜爱,课上时常有其他专业学生慕名而来。除了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之外,黄力老师的教育理念其实很简单,就是对学生的一腔真爱、一份宽容。“我觉得每一个学生都非常可爱。”她始终秉持“以仁爱之心对学生”的理念,宽严相济,尊重学生的想法,包容学生的个性。因此大到前途抉择,小到家庭纠纷,学生都愿意说给这个知心大姐姐听,让她帮忙出主意。
黄力老师说:“一个学生在班级里只是一名学生,但对他的家庭而言就是一代人。所以,我们必须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家庭负责。教书一阵子,负责一辈子。”她曾担任过两个班70余人的班主任,坚持以仁者心、家长情对待学生,用真心教书、以真情育人,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和尊重,也获得了作为一名老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记得有个学生家境十分贫困,一度想辍学打工,她耐心地给他做工作,多次跟他谈话,分析利弊,晓以利害,并根据他的实际情况鼓励他参军入伍。他入伍后,又帮助他完成毕业相关手续,推荐工作。他曾感激地说:“黄老师,在人生道路上感谢有您。”教书多年,黄力老师遇见过因家庭困难想要退学的学生,性格害羞内向的学生,个性叛逆非主流的学生……但她以耐心促进成功,以鼓励给予自信,以尊重相互交心,帮助这些学生取得进步、实现各自的梦想。
百尺竿头更进步
生有涯而知无涯,日新月异的世界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爱好广泛、知识面广”是黄力老师的博士导师对她的评价。工作以来,黄力老师从未停止学习,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她做事力求尽善尽美。“我的教案每学期都要更新,大到内容和图片、小至字体大小和颜色,我都会仔细斟酌是否合适。”此外,她十分开明,一直鼓励学生广泛涉足各个领域。“我的年龄是八零后,但心态是九零后。”她会专门去了解学生喜爱的事物,对学生谈论到的流行语句,不懂的还会特意去百度,做到不仅在“行”上亲近学生,更是在“心”上靠近学生。“学习加坚持,一个月的坚持和一年的坚持是天壤之别。”黄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黄力老师的专业是教育社会学,因工作需要,她曾担任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承担了大量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任务。为了教好专业课,她积极进行自我教育,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社会学习,并获得了社会工作师的职业资格,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秉承求实精神积极开展教研和科研,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1项、地厅级项目2项,获的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地厅级科研奖励5项,被评为学校第三层次学术骨干人才。
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育人,时时保持敬业精神,处处关心学生学习生活。采访结束后,黄老师便转身准备开会,一身朴素黑衣的她,一直在教书育人的路上。
(文字 韦薇 徐康 图片 郑萌)
(责任编辑 任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