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中国语言文学> 正文>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介绍

2020-04-20 14:55:17 来源: 点击量:
【字体:
打印
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承学科群简介  
  “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承”属湖北民族大学校级学科群,创建于2015年12月。本学群有效整合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与传播学、体育传播学四个学科,紧密围绕语言文学与艺术、翻译和传播的研究,特别是紧紧围绕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及社会发展的研究,旨在凝练本学群的学科优势与方向,促成高水平科研队伍的形成,并且有效提升本科、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使之更加充分发挥学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功能,力争在新一轮硕士点学科申报中,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
本学科群的建设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在平台建设上,中国语言文学是国家民委一级重点建设学科,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而且本学群拥有文艺学、新闻与传播学两个硕士点。现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基地;有省级研究平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校级研究平台武陵地区语言文化研究所、韦君宜研究所、民族文学与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仪器设备总值达1263万元,教学科研用房空间2100多平米。
本学科群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成果丰硕。本学科群有教授11人,副教授30人,博士43人。2011-2016年间,科研国家级项目立项13项,省部级30项,立项经费总额达到300多万元。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02篇,在国家级、省级重点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26部。这些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而且该学科群内学科之间联系紧密,优势互补,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体。
根据现有学科群的优势,整合成了八个研究方向: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语言文字与文化研究、武陵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民族文化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外国文学与文化、中外语言对比与翻译。学科群之间将优势互补,携手共谋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中国语言文学
湖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始于1938年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正式开办的语文教育,至今已走过79年征程。本学科立足民族地区,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已形成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本科生教育为主体的完整高等教学体系及开放式立体办学格局,业已成为基础扎实、规模适度、学风优良、特色鲜明的学术研究重镇和人才培养摇篮。中国语言文学为国家民委一级重点建设学科,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在教育部2012年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评估中以二级学科文艺学参评,位居民族高校前列。该学科目前有省级学术研究平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校级研究平台“韦君宜研究所”,院级研究平台“民族文学与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和“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近年来该学科共承担国家、省和学院课题10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近100部,获各级各类奖项30余项,其中教育部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湖北省社科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民委二、三等奖各1项,省教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千余篇。课程建设成效显著,现有省级精品视频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民族文化传播”在线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优质课程5门。
   本学科立足民族地区,辐射全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党、政、军、学、商等各行业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学科以文学、语言研究为抓手,以中华民族和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为特色,致力于武陵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艺和语言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研究,成果丰硕,潜心于武陵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注重传播、弘扬先进文化,对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人文素养、凝炼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的内涵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学科不仅延续了学科传统,还致力于拓展研究领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文化开发和民族文化传播等方面已取得一批有影响的成果,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舆情引导和社会稳定进行符合实际的应用性研究,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文化生态的构建。
本学科依托武陵山区的区位资源,致力于武陵山片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主动地实施协同创新计划,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关系,既给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人才和智力的支持,同时也形成了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将为武陵山片区经济转型发展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专门人才。
本学科必将继往开来、脚踏实地,继续为民族地区培养复合型创新性的人才、为西部大开发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发挥独特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文艺学二级学科
文艺学为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现有 1 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基地, 1 个省政府学位办、省教育厅批准的“研究生工作站”。该学科被湖北省批准为“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现有“楚天学者讲座教授” 1 名,同时获得“彩虹学者岗位” 1 个。文艺学自 1996 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2006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学科研人员 21 人,其中教授 10 人,副教授 9 人;博士 18 人,硕士 10 人。近三年来共承担国家、省和学院课题 60 余项,出版专著、教材 40 余部,获各级各类奖项 30 余项,其中省社科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发表科研论文千余篇,主办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全国性学术会议多次,已培养硕士研究生 100 多人,已成为湖北民族学院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并逐步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研究方向。文艺学主要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需要和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文科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较为深厚的文艺理论知识,具有学术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在各级事业、企业单位从事研究工作、文化宣传与教育工作,或从事文化产业创意、策划与民族事务管理工作。本学科现已形成了以文艺批评、中国文化与文论、文艺与传媒、少数民族文艺学、语言文化与比较诗学、文学人类学、文化产业等为代表的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鄂西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鄂西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是由湖北省文化厅、教育厅于 2013 10 月联合下文批准设立的省级科研平台,挂靠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由校内外专家学者、恩施州文化部门工作者构成,现有校内外教授 15 人,副教授 20 人,州内专家 20 多名。科研人员现主持与非遗有关的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 10 余项。已形成四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分别为:鄂西南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民间文学与艺术史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态传承研究。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参加了全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非遗研究成果国家图书馆展览活动,与恩施州文体局联合举办了“活态传承,重在落实”展览活动,组织湖北民族学院 2014 年度暑期社会实践“记得住乡愁”民俗文化调查活动。研究中心团结并聚集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和热心人士,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经验,取得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将继续以武陵山区(鄂西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为宏观指导,与社会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促进湖北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协调可持续发展。
 
湖北民族学院武陵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中心结合武陵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以民族语言及文化研究为重心,形成了四个特色研究方向:(一)民族语言研究,(二)民族文化研究,(三)汉语方言及语言接触研究,(四)文字训诂与地方文献研究。具体将在土家语的地理类型、汉语与民语接触、民语与民语接触、西南官话、民族历史、宗教仪式、风俗信仰等领域展开研究工作。
本研究中心为湖北民族学院校级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将立足于武陵地区开展语言文化研究。文学与传媒学院向亮副教授担任研究中心主任。中心现有团队成员12人,其中正高4人,副高2人,讲师5人。其中1人为博士后,5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博士在读。
韦君宜研究所
湖北民族学院韦君宜研究所于 2011 12 10 日正式挂牌成立。该所是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为了加强学科建设、服务地方文化事业而成立的一所校级科研平台,也是国内第一家正式成立的从事韦君宜学术成果研究的组织机构。
研究所骋请韦君宜的女儿杨团女士为特约顾问,韦君宜故籍所在地建始政协的张远建、张建东、胡永铸三位先生为特约研究员。
研究所本着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团结一切热心于韦君宜研究的学术团体和专家学者,开展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目前主要依托湖北民族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编辑出版及青年思政等方向的相关研究人员对韦君宜展开文学创作、编辑出版、青年工作及史料搜集等方面的研究。现已有初步成果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并计划从 2014 年秋季学期开始,在文学与传媒学院的选修课《现当代文学名家研究》中开设韦君宜研究课程。
研究所拥有目前正式出版的韦君宜著作及其主编的部分刊物,可供有兴趣韦君宜研究的人士借阅。韦君宜研究所成立不久,亟待发展,期待有兴趣的师生的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
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化研究中心
“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是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建构的教学科研平台。以民间文学、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及其相关的民族文化为教学、科研对象,以“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传承文化、创新精神”为宗旨,促进民族文学之创作实践与理论批评以及少数民族“非遗”研究。“中心”是课堂教学平台和社会调研基地平台对接的重要桥梁,有利于高校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实现校园文化与民间文化互动交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
该中心有一支热心热情的教学科研团队。自成立以来,团队成员多次参加国内、省内、恩施州内的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化研究的学术活动,与湖北省作协、湖北省文联、恩施州作协、恩施州理论家协会建立了良好关系,还多次深入到恩施州各县市以及周边地区从事过社会调查活动数十次,科研成果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