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院,梦想的起点和加油站
吴宜财,1985年出生于湖北神龙架,中共党员,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所获成绩:连续三年取得班级年度综合测评第一,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先后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模范记者、宣传先进个人、摄影大赛一等奖、社会实践三等奖等30多项荣誉称号,顺利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和英语六级考试,2009年考取中南民族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成功考取黄冈地区的选调生,顺利通过2009年湖北省垂直系统当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现积极准备面试。
民院,梦想的起点和加油站
——访信息工程学院优秀毕业生吴宜财
沉稳、随和,这是吴宜财学长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四年前,因为梦想,他踏进了民院;四年内,因为梦想,他努力拼搏;四年来,他把民院当做自己梦想的起点和加油站,不断地超越着自己;四年后,他以一个优秀毕业生的姿态,告别了民院,诠释了自己。
没有最好的大学,只有最好的学生
校园里弥漫着雨后青草的芬芳,也夹杂着书页间的清香,那天,我们在图书馆里采访到了吴宜财。交谈中,当我们问及他第一次走进民院的感受时,他说,当初他也曾因高考失利而迷茫过,但他坚信:没有最好的大学,只有最好的学生。所以,从一开始,他便把梦想交给了民院。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他不断鼓励着自己,始终把提高自己专业素质摆在第一位。在连续两年获得学校先进班集体、由76名优秀分子组成的大家庭中,他连续三年取得班级年度综合测评第一,并先后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面对不断取得的成绩,他并没有放弃学习和进步。经过努力,他顺利地通过了国家计算机二级和英语六级考试。
八十二十定则
走进大学,他深知,单纯的书本学习对自己的发展是有害无利的。所以,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他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大一,他进入了大学生通讯社,成为了一名校园记者,在中新社、《恩施日报》、《恩施晚报》等校内外媒体上发表了200余篇新闻文学作品。在担任信息工程学院分社社长期间,他带领信息分社成员为学校的宣传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校公寓部也是他锻炼自我的又一个重要阵地,并先后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在大三至大四期间,他还担任了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并得到了该校师生的高度赞扬。面对这么多的课外活动,我们不禁问道:“我们院的课程是全校最难的课程之一,而你是如何处理好学习与课外活动之间的关系呢?”于是,他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八十 二十定则”。他说,在我们周围,有的同学用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做了百分之二十的事情,而我是尽量用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去做完百分之八十的事情。
朋友,是我一生的财富
虽然整天忙于学习和工作,但他从未忘记珍惜周围的朋友。由于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学习和工作上,他比及别人失去了更多和朋友聚会的时间,然而他告诉我们,每当逢年过节,他从未忘记给朋友发个短信或打个电话。形式简单,但丝毫没有改变他对友情的珍惜之情。“朋友,是我一生的财富”,这是他惜友之情的真挚流露。
拓宽学习领域,拓宽人生
吴宜财本科学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然而,在备考研究生时,他毅然放弃了原来的专业,选择了西方经济学。他周围许多同学甚至老师对他的这一选择都疑惑不解:专业知识上,他是班上的佼佼者,为何要放弃自己得意的专业而去选择自己还并非了解的经济学呢?但是,他的回答让我们耳目一新。他解释到:“经济学一直是我热爱的专业,选择它,我无怨无悔。而且,跨专业的学习让我得到了一般同学无法得到的东西,不仅是另一种知识,更是另一种思维,在拓宽我的学习领域的同时也拓宽了我的人生道路。”
在人生历程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真正地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着、拼搏着…..四年前,他把梦想交给了民院,交给了他人生中的另一个起点,在民院这片沃土上,他创造了一份属于他自己的奇迹。(责任编辑: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