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省重点建设高校,是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学校秉承“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校训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民大精神,坚持“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始终践行“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 [查看详情]

学校现设有医学部、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林学园艺学院、临床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学院(部),一所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民大医院),两所非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恩施州中心...[查看详情]

  学校经过多年来的科学发展,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67人,其中教授139人。有国家级、省级专家人才50余人。  我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大师资培养和引进的力度。通过一系列人才强校战略措施,学校师资队伍规模有了较大幅度的扩张,整体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为学校的可持... [查看详情]

师资队伍

       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5项,获省级奖项654项,公开出版个人作品(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153篇,获授权专利19项,学生科研成果获省级奖励10项。在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学校学生在高脚竞速、板鞋竞速、陀螺和表演项目中共获得4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由学校师生组成的“土苗兄妹组合”参加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原生态唱法金奖和观众最喜爱歌手奖,并在... [查看详情]

湖北民族大学科研处主要负责湖北民族大学的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的全程管理。其目的是使学校科研项目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湖北民族学院的科研竞争力。科技处下设自然科学管理科、社会科学管理科、科技开发科、科协办公室... [查看详情]

一样的岗位,不一样的奉献

作者:admin 2012-11-08 19:39:21 编辑: 来源: 点击量:
【字体:
打印

“好,现在下课。”伴随着学生们收捡课本的声音,裴玉成老师结束了他的本次课程。为了尽善尽美地完成作为一个老师的职责,裴玉成一直以来,以学生为重,本着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理念,默默地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3年。

9月8日,学校在第二十八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表彰了一系列优秀教师,给他们送上了教师节最好的礼物。获得“师德标兵”称号的裴玉成在谈起此项荣誉时,只是微笑着摇头,他说:“我不过是在尽老师的本分而已,我并没有高尚的人格,之所以关爱学生仅仅因为一个老师的责任和做人的良心,我深知自己所做的还远远不够,学校给予我肯定,也让我时刻保持警觉,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进一步努力。”

不同的教学理念:人文情怀

裴玉成在总结自己的教学特点时,特别指出在现代物质文化发达的今天,人们逐渐淡化了人文情怀。“我以为文科所有课程的讲授都应该把‘人’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关键点、根本点和归宿点。而我把人文理念化入教学中,希望学生可以在求知的同时,也学会做人。”裴玉成通过多年教学的积累和探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包涵人文情怀的教学方法,使得他的授课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文科教学理论性很强,老师与学生普遍缺少互动。因此,我常常在具体知识的讲授中谈及人的责任、生活以及如何用人的理念来评判文学现象和观念。”裴玉成简述道。他的课充满了忧思和爱,且这种爱不是一己之私的爱,而是基于国家、民族、社会和人类的大思大爱,这是为了让学生提前体会到作为人文工作者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他正是通过饱含忧患和真情的讲授,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得到了学生的信任,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付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裴玉成也有一套他自己的解决方法。“曾经有两个学生很喜欢我的课,觉得考低了对不起我,就想通过作弊获得高分,结果东窗事发,被处以留校察看处分。我得知情况后,对他们进行了教育批评,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改正错误。”对待这样的学生,裴玉成特别注意处理方式,不仅仅是批评,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意识到自我能力和价值,真正走出错误的阴影。后来这两名同学通过努力,很快消除了处分,并在毕业时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不同的关爱方式:批评引导

裴玉成出身于偏远的山区,他坦言对贫困有很深切的体会。他时常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或是赠送生活用品和衣服,或是叫上学生周末到他的家里吃饭,带给了学生家一般的温暖。他也借这些机会和学生交心谈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坦然面对一时的贫困。“我不记得帮助过学生,也从未觉得自己有多么高尚,这只是出于人的善心和老师的爱心,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学生充满感激的眼神使我体会到了真正的幸福。”裴玉成讲到这里,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老师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媒介,也是学生的心理依赖和精神支撑。”裴玉成郑重地强调。他担任班主任期间,遇到一个身心受到严重打击的学生,休学一年还没有振作起来,几度产生轻生的念头。裴玉成高度关注这位学生,早晚问候,耐心开导,对她付出了父亲般的关爱,终于帮助她振作起来了。该同学的父亲曾发短信致谢,说“裴老师给了他女儿第二次生命”。

23年,三尺讲台,裴玉成教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也正用他与众不同的关爱方式,引导更多学生走向辉煌的人生。谈及对大学教学的建议时,他着重强调让学生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他也欣慰地表示,为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成果感到很幸福、很自豪。

不同的为师要求:师德第一

有人曾说,“德高为范,技高为师”,老师要先正己身,方可施教于人。在谈及对“师德”一词的理解时,裴玉成稍作思索,才慢慢道:“一个老师的师德,先要有做人的原则和教师的良知,其次要具备爱心和善心,并以此施行善行,引导学生构架健全的人格,这才算得上是有‘德’。”裴老师说完后意犹未尽地点点头,再次强调“良知”的重要性。

在多年的教学历程中,裴玉成以教师的德行培养为基本,要求自己不断地学习马克思思想、“三个代表”思想等,以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同时,他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并融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观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力,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有所收获。他提到:“老师要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并以此来影响学生的发展,老师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是‘师德’的重点,只有做到这点,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老师。而我,也正在向这一目标努力。”

师德,以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时常约束自己,行为检点,作风正派。而裴玉成便以这样的要求规范自己,成为立于讲台的品德修养之人,成为师德高尚之师。 (责任编辑: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