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有俊莲开,自有暗香来----记我校十佳优秀教育工作者司马俊莲
做为法学院的一名学生,对“司马俊莲”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她严谨却不失活泼,端庄却不疏远,用亲切的微笑与记者交谈。
雷厉风行,实干务实
“选择当老师是偶然,成为法学专业的老师更是意外”。司马俊莲坦承年少的自已志不在此,可一路走来不断发生的偶然事件让她偏离了自己想象中的轨道。
凭借踏实肯干的精神、执著于事业的热情与强烈的团队意识,她从一名普通老师慢慢成长起来。如今,身为法学院副院长的她主管教学工作,她认为法学专业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不能与社会割裂分开。她积极推动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范围涉及恩施州各县市。“如此,学生可利用暑假时间进行实习,一是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全面地提升自已;二是学以致用,锻炼自己的社会能力,在实践中发现不足,以便改正。”她欣慰地说道。
她对学生的教学需求有求必应,当法学专业学生反映实习机会不足时,她马上采取措施。在2011年暑假,她便组织了大二法学专业学生实习,打破该专业学生在大三才实习的传统。现在,法学专业在大二实习己经制度化。
教书成才,育人成德
讲台上是老师,讲台下是朋友。她注重教学研究,对教学经验进行理论提升,并将自己的一言一行贯穿于教育之中,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桃李天下是作为一名教师值得骄傲的事,但更令人感动的是桃李不忘老师之恩、育人之惠。黄冈市宣传部部长是00级毕业生,他与司马俊莲依旧保持联系。职位升迁,则与老师分享成功的喜悦;遇到挫折,则向老师倾诉内心的痛苦。偶尔回来会探望老师,带上一些特产。满腹的才学与令人叹服的人格魅力,让记者心生敬意。
追求境界,永不停歇
在事业上雷厉风行的女子,她却给自己这样的定位:做个好老师,做个家庭好主妇。工作的繁忙并没有让她失去重心,相反,事业与家庭的天平从未倾斜。除了工作,看书、旅游等都是她闲暇之际的爱好。“旅游可以使见识更开阔,胸怀更宽广;而看书不仅能提高思想高度,还能丰富生活。”她欣慰地说道,大到社会科学类、经济管理类、历史文化类,小到美食、美容、养生类等书籍,都有涉猎。
尽管很忙,尽管获得“十佳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她还是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保持着谦虚的态度不断地追求另一个高度。当问及“学习法学会不会乏味”时,她微微一笑说:“从不觉得法学很乏味,相反,我觉得很有趣。”她把法学比作一座富矿,看上去平淡无奇,可是越挖越深时,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
采访接近尾声,笔者起身告别,而她却走在去往图书馆的路上,校对书籍以准备自己近期将要发表的专著。她对事业的执著,对生活的热爱,让笔者对她肃然起敬,她是事业上的驾驭者,也是生活的享受者,刚柔并济,是一个令人心生敬佩的女人。(责任编辑:钟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