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诠释爱与责任,用真诚导航梦与人生----访我校十佳优秀教育工作者何斌
九月的空气中,隐隐传来淡淡的花草香气。记者走进体育学院学生科办公室,何斌正在摆放整齐的办公桌上处理着繁忙的学生工作。他淡淡的笑容,严谨中透着随和,平易中散发着睿智。
情系民院,留校的异乡人
何斌,1979年生于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2003年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体育系并留校任教。十四年的民院生活和任教经历让何斌记忆深刻。怀揣着梦想与希望,何斌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每天起早贪黑,不畏严寒酷暑,以惊人的毅力追寻着自己的理想。“与民院的感情无法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这里的一切都将让我永生难忘。”何斌在谈及自己的民院情节时慨叹道,“饮水当思源,是民院培养了我,有机会我当然要报答它,民院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何斌感叹大学生活的美好,谈话间充满了对民院的感恩与怀念,正是与民院的结缘,让他感受到了大学的美好,并最终让他选择留校任教,继续在民院生活学习。
言传身教,贴心的引导者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爱,才能爱生如子,才能教书育人,爱学生是教师最宝贵的品质。何斌也在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作为老师的价值。作为体育学院的学生科科长和2011级、2012级学生的班主任,何斌深刻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在教学工作中,何斌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认真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也会时刻关心身边的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悉心帮助同学们解决各种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他说:“教学是件苦差事,但教书却是份良心活,我要干好这份良心活。”
何斌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前提之下,坚持师生共建“学习共同体”,他不仅仅是“台上”单纯教学任务的执行者和传授者,更是在“台下”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其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激励者。同时,何斌也非常注重个人思想素质的提高,不断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规划大学生活,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对学生的管理与考核制度。
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何斌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人成才服务”,立足解决实际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对于本院的学生工作,何斌倾注着自己的心血。“何老师对体育学院宣传中心非常关心,对体育学院宣传中心的成立和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帮助。”体育学院宣传中心主任李梅芳谈到了她对何斌的印象。
立足工作,沉默的坚守者
“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何斌教学生涯最好的总结。十年来,何斌始终坚持“教育是根本、服务是基础、发展是核心、引导是途径”的指导思想,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原则开展思想工作,利用晚点名、学生座谈以及网络平台等多种途径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的良好思想道德素养。何斌也积极鼓励学生努力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通过开展各类富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
在教学工作方面,面对课程的改革和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在今后的学生工作中,何斌也将立足实际,以生为本,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一切工作都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何斌用行动诠释着“爱与责任”的含义,用踏实勤奋的工作为广大师生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用真挚坦诚的心引导着莘莘学子的理想与人生。(责任编辑:张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