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首届晒谱节暨“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圆满举行——湖北民族大学图书馆助力古籍保护与传统文化传承
2025年7月4日至5日,由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图书馆、恩施州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湖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恩施州博物馆、恩施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恩施州首届晒谱节暨“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在恩施市文昌祠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通过展览、体验、研讨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古籍与家谱族谱的文化价值,推动地方文献保护与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湖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罗洪斌教授等人出席。
一、多元互动、尽显特色,古籍文化再添新魅力
本次活动设置五大特色区域开展,形成覆盖全州、全民参与的文化盛事。
1.“典籍里的中国”展览区: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展板,系统展示中华经典文献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2.“古籍及家谱族谱”晒书区:集中展出《施南府志》等馆藏珍本以及民间家谱族谱,展现恩施地区深厚的历史文脉;
3.“碑帖拓印”体验区:邀请市民参与寻碑、拓碑、雕版印刷等非遗技艺实践,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4.“魁星点斗”文化互动区:组织国学诵读、历史知识问答等活动,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知;
5.学术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史志编撰与家谱纂修”展开深入探讨,为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此外,还举办了“智慧展廊”特藏文献展览、“童阅清江”绘本故事会、“知行之星”文化工坊等一系列活动,惠及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进一步扩大了文化传播的覆盖范围。
(湖北民族大学图书馆罗洪斌馆长、祝方林老师与地方图书馆领导现场交流)
二、赓续文脉,服务社会,晒谱晒书呈现新意义
作为恩施州首次大型晒谱晒书活动,湖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罗洪斌教授认为,其成功举办具有三方面重要意义:
1.保护古籍,传承文明:通过实物展示与公众参与,提升社会各界对古籍保护的关注度,推动古籍修复、数字化保存等工作;
2.文旅融合,创新推广:将碑拓、雕版印刷等传统技艺融入文旅体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IP,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3.学术赋能,共建共享:汇聚高校、公共图书馆、民间收藏等多方力量,探索地方文献保护与利用的新路径。
湖北民族大学图书馆作为主办方之一,全程参与策划与实施工作。该馆民族文献部精选馆藏家谱、地方志等珍贵文献参展,并派出祝方林、刘双燕等为代表的专业老师在学术研讨会上分享民族地区古籍数字化保护经验,充分展现了高校图书馆在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中的责任担当。
(湖北民族大学图书馆罗洪斌馆长、恩施州图书馆馆长董祖斌等人在现场参观展出的家谱)
三、资源共建,学术共研,同心共筑文化新高地
湖北民族大学图书馆将以此次晒谱节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恩施州各级图书馆的合作,力争实现:
资源共建:与恩施州图书馆、恩施州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开展民族古籍、家谱族谱等特色文献的征集、整理与数字化建设,构建区域性文献资源共享平台;
学术共研:定期举办古籍保护、地方文化研究等专题学术交流活动,推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服务共推:依托高校人才与技术优势,推进古籍活化利用,持续开展“古籍进校园”“非遗传承体验”等品牌项目。
本次晒谱节不仅是恩施州古籍保护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的生动体现。未来,湖北民族大学图书馆将继续发挥高校文化阵地作用,积极投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湖北省文化创新战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州贡献力量。
(编辑:尹晶晶 审核:罗洪斌 签发:赵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