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省重点建设高校,是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学校秉承“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校训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民大精神,坚持“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始终践行“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 [查看详情]

学校现设有医学部、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林学园艺学院、临床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学院(部),一所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民大医院),两所非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恩施州中心...[查看详情]

  学校经过多年来的科学发展,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67人,其中教授139人。有国家级、省级专家人才50余人。  我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大师资培养和引进的力度。通过一系列人才强校战略措施,学校师资队伍规模有了较大幅度的扩张,整体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为学校的可持... [查看详情]

师资队伍

       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5项,获省级奖项654项,公开出版个人作品(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153篇,获授权专利19项,学生科研成果获省级奖励10项。在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学校学生在高脚竞速、板鞋竞速、陀螺和表演项目中共获得4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由学校师生组成的“土苗兄妹组合”参加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原生态唱法金奖和观众最喜爱歌手奖,并在... [查看详情]

湖北民族大学科研处主要负责湖北民族大学的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的全程管理。其目的是使学校科研项目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湖北民族学院的科研竞争力。科技处下设自然科学管理科、社会科学管理科、科技开发科、科协办公室... [查看详情]

[毕业2019] 人生,一场与自己的较量

作者:guiyuan008 2019-06-26 20:01:13 编辑: 来源: 点击量:
【字体:
打印

  拼搏是青春血与泪的绽放,成长是一路蹒跚的收获。学途四载,在毕业生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努力的影子,前行的不易。他们用实践演绎不一样的未来,用故事传递民大人的奋斗精神。
  文学与传媒学院吴振东:卓越超群与努力并行
  “我认为人生本来就是充满冒险与痛苦的,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圈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回顾大学四年生活时,吴振东的脸上露出坚毅的表情。

  因为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吴振东进入了校电视台学习。从那之后,吴振东开始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并在一点一滴的学习和锻炼中感受到专业学习的乐趣。他坦言,大一便有了考研的想法,并从资料搜集、选择学校、咨询老师等方面开始准备。吴振东认为,大一大二时把基础打牢,大三大四才会有竞争的资本,同时,学会利用学院的各种学习资源也是一种机会的把握。
  努力是吴振东给自己大学生活贴上的标签。在获得励志奖学金之后,他决定在未来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完成一个小目标,不断突破自己。“作为新闻传播系的一名学生,多看新闻,了解新闻是很有必要的。”吴振东肯定地说。每天听新闻广播成了吴振东最佳的放松方式,除此之外,他还会关注相关的公众号、网站等丰富自己的知识。这四年的日积月累,提高了他对新闻的敏感度,同时也提升了他的媒介素养。
  进入新华网客户端实习的时候,“地铁四小时”成了吴振东学习的“法宝之一”,他利用上下班的时间学习陌生的军事、社会这两类新闻领域。在吴振东的计划中,所有待办的事情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来做,让他可以高效地完成更多的事情,这是他的“法宝之二”。他表示,大学四年养成的好习惯让他能够从容不迫地面对未来的困难。而被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硕录取或许是他在大学交出的最好答卷。
  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不同,吴振东的专业在拍摄作品上会受到资金、器材等多方面的限制。他回忆道,在拍摄微电影《同学的名义》时,作为取景地点的桂花园小学不允许对外开放。正当吴振东快要放弃的时候,他获得了学院老师的帮助,其作品幸运地荣获校级一等奖。话到此处,吴振动嘴角露出喜悦的笑容,他表示,当初为了拍摄作品,通宵熬夜在办公室里剪片子,虽然那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但却让他非常怀念。
  在未来,吴振东表示想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继续传承“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校训。
  (记者 武叶叶 韦飞帆)
  理学院宋礼文:心向往之必能行至
  “有志者,事竟成”,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对宋礼文有着不一样的人生意义。宋礼文一直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鼓励自己无惧困难,奋勇前行,在未来的航行中寻找心灵的海岸。

  “以前的我很内向,站在讲台上都会很紧张,也不爱讲话。后来成功竞选班长后,我开始和很多学生、老师沟通。直到成为素质拓展部部长后,需要和其他学院一起举办活动,我才逐渐建立起自信。”从羞涩到自信,宋礼文回忆起自己大学的变化。
  大一时,宋礼文意识到自己在组织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想要挑战一下自己,向辅导员毛遂自荐当班长。“如果大学四年的生活满分是100分的话,我只能得80分。”作为班长,每年的综合测评时期是他最劳累的时候。测评结果难免会不尽人意,作为班长没能安抚好同学们的情绪,他对此感到遗憾。无论是作为班长、素质拓展部部长还是党支部负责人,他都秉持自己公平公正的原则,本着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力求做到最好。
  “学生的职责就是学习,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大学四年里,宋礼文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与工作上,当遇到困难感到失落时,学生科老师谭迪便成为了他的倾诉对象。每次在他稍有松懈之时,谭迪老师就会给予他继续前行的力量。
  “大学是我成长最快,收获最多的阶段。”在父母、老师和朋友的鼓励下,宋礼文大胆向考研迈进。扎实的专业功底让他的考研路变得格外顺利,经过三个月的备战,他成为了我校理学院运筹学与控制论的研究生,开启了他崭新的求学之路。身经百战后,宋礼文已经拥有了一颗“强心脏”,他不再把所有事情都看得特别重要,一句“大学或许有遗憾,但只要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已经很满足了”是对他大学路上所有遗憾的最好诠释。
  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自律在宋礼文眼里成为了一种享受。人如果想要过得充实,就必须要行动起来。怀揣着梦想,才有勇气风雨兼程。
  (记者 王晨宇 陆文静/文 陆文静/图)
  医学部冯国芳:前路漫漫上下求索
  初见她时被她温暖的笑容所打动,亲切感顿时而来,像是久别重逢的老友,她就是医学部中医学专业优秀毕业生冯国芳。

  “中医学与哲学密切相关,如果不是兴趣使然,我就不会坚持这么久。”大学之前从未接触过哲学的冯国芳,凭借着兴趣的引导,在中医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毕业的她,将进入宣恩县民族医院工作,开启新生活。
  她,热爱文学,大一时成为院宣传中心的记者,负责采写学院新闻以及编辑稿件的工作,阅读成为了冯国芳在大学五年里养成的好习惯。她以作家秋微为榜样,坚持自己热爱的文学,并将文学与中医学融会贯通,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每当学习与工作发生冲突时,冯国芳会提前规划好时间安排,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晚上则进行组织培训。通过不懈努力,她脱颖而出,在大二时当上院里的宣传中心素质拓展部副部长。
  考研之路艰难且漫长,是一次无法预知结果的长征。背书背到绝望的时候,哭成了冯国芳发泄的方式,遇到问题时,她会向同学及学长学姐请教。一次次的挫折并没有击垮她,反而为她奋战考研积累了经验。“每份努力,都会由量变产生质变,最终改变我们的一生。”这是她一直坚信的道理。
  实习期间,冯国芳凭借出色的表现在建始县中医院获得优秀实习生称号。她记忆最深刻的事就是帮助一位腰部插管的癌症病人。她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去帮病人更换插管,每一个步骤都要求细心、严谨,稍有不慎,后果就会不堪设想。在冯国芳看来,医生要将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贯彻到底,她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给病人多一线的生机。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就算步入工作岗位,冯国芳还是会像大学期间一样秉持认真学习的心态。她对于“优秀”一词的定义就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将来她可能还会继续尝试考研或者向文学方面深造,挑战未来的无限可能。
  (记者 王晨宇 王爽)
  (见习编辑 韦飞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