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

|教学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教学信息

>

| 正文

>

湖北民族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2021-05-06 15:15:05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自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以来,在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按照省、学校的要求,依据专业管理办法,结合学校专业发展规划,深入落实专业建设发展目标。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和办学水平,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生存的支柱和关键。为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依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相关意见》(教高〔2019〕8号)、《湖北民族大学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行动纲要(2019-2023)》等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学校总体事业发展规划和体育学院办学实际,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对专业等方面进行规划,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现状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从创办之初,体育学院就努力探寻着适合本专业生存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本专业课程设置来看,是经过专业考察和学习,并根据民族地区和学校办学优势来设置相关类别的课程。通过专业调查,深入把握本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获取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定位。师资队伍总量增加,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现已建成了一支高职称、学缘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5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9人,讲师15人,助教9人,教辅人员4人。获得博士学位4人,在读博士5人。学科建设不断加强,专业发展步伐加快。根据我国西部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突出本院办学特色,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积极创办研究生教育,形成多层次、多方向协调发展的教育格局。现拥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品牌专业1门,校级优质课程1门,并以自身研究成果为基础,自编专业教材、参考教材和特色教材10余本。

竞赛成绩显著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专业“以竞赛为杠杆,以赛促教,以赛促练”的方针,各代表队多次代表湖北省、湖北民族学院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湖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湖北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等不同层次的比赛,并屡获佳绩。

科研发展态势良好,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本专业教师申报课题地积极性明显提高,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项目2项,地厅级科研项目5项,校级教改项目10余项。

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拓展了就业新方向。本专业面向基层,主要面向湖北民族地区及周边武陵地区的广大中小学及管理部门,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本专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专业规模、质量、结构、效益还没有很好的统一;教师队伍总量不足,教师负担过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不多;科研氛围还不强,研究质量还不高,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不多。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育人为本、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稳定规模、内涵发展”为基本思路,实践学校党委的战略发展思路,深入推进“下得去、靠得住、干得好”的民族应用型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从构筑体育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按照“培育特色、发挥优势、注重内涵”的专业建设路径,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我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达到条件优越、师资历雄厚、教学优秀,在同类院校中具有辐射示范作用,且具有自身特色与优势,并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本科专业。

三、专业建设基本思路

根据我国西部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突出本院办学特色,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积极创办研究生教育,形成多层次、多方向协调发展的教育格局;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特色的优势,坚持体育教育和体育训练研究并重,教学与训练紧密结合,快速提升整体科研实力,创造具有一定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实施人才兴院战略,着力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快速提升,力争形成以硕士为主体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整合学科队伍,以教授为核心,副教授为主体,形成体育教育学科方向,获得体育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立足长远发展,整合资源,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把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成省级重点学科。

按照学校和学院的统一规划和指导,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实验室、实习基地、科学研究图书资料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建设。

、2020-2023年学院本科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民族地区多元化文化的特点,培养适合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经营管理。专业基础扎实,掌握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指导工作,体育社会工作、体育旅游导游、户外救援、保健养生等具有一定特色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并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确保本专业合理有序和可持续发展;转变办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坚持改革与创新,使之符合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需要;建设一批特色课程,充分发挥区域地理文化的优势,大力挖掘办学特色,注重内涵式发展;建设一流教学团队,以人为本,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努力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师资队伍状况明显改善,专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力争成为省级特色专业。

(二) 培养规格

知识结构:

1. 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 具有较扎实的体育科学基础,掌握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3. 了解社会体育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素质,具备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

4. 具有从事大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经营开发、咨询指导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5.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进行一般会话;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6. 了解户外自然、人文特点,掌握户外运动救援技能。

能力结构:

1.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实际能力。

2. 能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融会贯通,具有较强的策划和指导能力;具有研究和解决社会体育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具有创新意识和敏锐的观察力,掌握创新性思维的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4. 掌握现代体育产业、体育经济、体育法规的基本理论,能胜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体育市场开发工作。

5. 熟悉国内外户外运动基本知识,掌握户外运动基本救护能力,能够从事相关户外救援、体育旅游导游行业。

(三)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各层次的体育服务中心,体育中介公司,体育旅游部门,体育俱乐部,体育健身娱乐场所,体育产业经营部门,以户外领队、导游,各种户外运动公司、俱乐部的工作者、经营者、管理者(主攻户外体育体验旅游产业规划与服务)。从事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指导工作。

(四)课程知识结构框架

课程模块

课程组

学时

学分

%

说明

通识课

政治思想素质课程

296学时

18.5

9.39

必修

综合素质课程

136学时

12

6.09

大学英语

248学时

15.5

7.87

其他选修课程

160学时

10

5.08

选修

学科基础课

体育人文社会学

96学时

6

3.05

必修

运动人体科学

208学时

13

6.60

专业核心课

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

144学时

9

4.57

选修

体育社会工作

112学时

7

3.55

术科专业项目

672学时

42

21032

个性模块课

专业理论与专业素养

416学时

26

13.20

选修

实践课

课程实践

160学时

10

5.08

必修

专业实践

272学时

17

8.63

思政实践

48学时

3

1.52

科技创新与素质拓展

128学时

8

4.06

选修

合  计


3096学时

197

100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学分制教学方案采用平台模块加课程组的结构方式。设同时教育平台、教育专业职业技能素质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三个模块共九个课程组:

1. 通识教育平台: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艺术素质和综合素质课程3个课程组。由必选课程、限选课程、任选课程构成。课程分为讲授、讲座、专题、实训四类。

2. 学科基础素质平台:着眼于学生教育专业职业技能和就业技巧,属职业素质拓展,课程包括讲授、讲训二类。

3. 专业教育平台:着眼于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包括专业必修课程组、专业方向课程组和专业拓展课程组。专业必修课课程组包括学科课程和术科课程,属于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组属于专业限选课,专业拓展课程组属于专业任选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组属于专业限选课,专业拓展课程组属于专业任选课程。

4. 实践教育平台:着眼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属职业素质拓展,实践教育课程包括课程实践、专业实践、思政实践和科技创新与素质拓展等。(五)能力和素质评价体系

1. 各门课程都要明确应该培养哪些能力和人文素质。

2. 要制定对学生各项能力素质的考核办法,该办法既要简明、科学,又要便于操作。

3. 关于“知识—能力—素质”的考核,需要制定具体的评分标准。

五、专业建设具体任务和措施

(一)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和特色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深入研究与分析存在的实际问题,不断总结专业建设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不足,分析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对专业需要的新变化,找准定位,把握发展方向,努力拓展专业发展口径,形成专业特色。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实际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趋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明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社会发展及本院特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1. 加强教学基本文件建设

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专业定位不断调整教学基本文件内容,及时修改和完善课程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要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寻求专业突破口,将教学内容和学科专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充分反应学科前沿及专业发展动态。

2. 加强专业教学内容与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根据学院学科专业的布局,建立专业的课程体系,本着重视基础课程,加强主要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突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特色,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同时,开展与各有关课程配套的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材建设工作,尽快将本学科新的优秀学术成果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大力推进教材建设,编写适合我院专业特点的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编写讲义和实验指导书。

3. 加强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教学实施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应和指导性作用。教学管理文件的制定力求做到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1)教学管理文件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师上课资格的确定;教师职业道德文件的制定;教师教案、备课要求的文件制定;教师进修、培训文件的制定;师资结构体系文件的制定;教材建设文件的制定;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文件的制定;外语教学文件的制定;教学实践文件的制定;教学环节文件的制定;教学效果自我评估体系文件的制定;试题库文件的制定;教学科研指导文件的制定;学生学籍管理文件的制定;学生辅导员职业道德与工作范畴文件的制定;办学定位的指导性文件;办学思路的指导性文件。

(2)教学环节的保证:准备教材;本课程突出的特点;让学生掌握的理论观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3)教学效果自我评估:领导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情况;教师之间的教学效果评价情况;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

(4)教学过程检测体系的建立:教材的选用;备课情况;对教材的理解情况;教案的准备情况;教学方法手段运用情况;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布置作业情况;学生考试情况;学生从本课程受益与提高情况。

(四)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2020-2023,我们将采取多种措施培养教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主要采用优化内部结构的方式。完善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制度,以形成知识结构合理、梯队结构合理、具有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合理利用学校其他专业的教师资源,采用多种形式对本专业专兼职教师进行提高和培训,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聘用,创造宽松的用人环境。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机制形成合理的教师结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按计划向学院申请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到其他高校进行专业进修或考博。积极鼓励教师参选行业、专业、省、市、校级等有关比赛活动、体育竞赛和教星评选活动,特别是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省厅组织的有关体育教师技能大赛活动,有意加强名师队伍建设,提升技能名师建设力度,培养1-2名校级名师和技能名师。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发挥教学团队的群体优势。一门基础课程至少配备3-4名教师。实现优化整体结构、稳定骨干队伍、培养拔尖人才,建成一支整体素质高、充满活力、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目标。

(五)加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大力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良性发展的必须保障。今年或今后一段时间,深化校企合作,建设战略合作企业群。在有侧重点进行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准备建立以恩施市为中心的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向的实训实习基地,以及借助本地独特的地理优势建立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中心的户外运动规划与策划方向的实训实习基地。经过一系列实训实习基地的建立,使学生的实习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六)加强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图书资料的建设

以基础理论研究为先导,应用研究为根本,大力开展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研究。对实验室设备、图书资料的不足部分,力争在短时间内达到要求。

五、专业建设的保障体育和组织实施

1. 加强专业班子的建设,加强班子内部的团结,瞄准目标齐心协力,牢固树立为教学、科研和服务的意识,使班子更具活力,并能团结一致,带领专业师生齐心协力,为实现总体目标提供领导保证,不断推进管理创新,为规划的实施提供思想保证。

2. 加强硬件建设,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基本保障。

3. 坚持开放办学,形成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增强办学活力。

4.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分配、考核制度。

5. 争取政策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建设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