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正文>

湖北民族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时间:2025-10-20  作者:  来源:  点击:

科目名称

民族学通论

编号

701

考试专业

民族学

一、考试性质

民族学通论是为湖北民族大学招收民族学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民族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民族学学科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学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核目标

《民族学通论》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学基础理论、主要流派的思想、观点及其理论,以及对我国民族的构成、历史、分布及其交往交流交融关系等基础性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民族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并能运用相关理论来分析和考察当今我国的民族工作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3.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4.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30分(共6题,每小题5分)

简答题 40分(共4题,每小题10分)

分析论述题 80分(共2题,每题40分)

四、考试内容

一、民族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一)人类的起源

(二)人类的种族

(三)语言与民族

(四)经济文化类型

二、民族学的源流和任务

(一)民族学的源流

(二)中国民族学的任务

三、民族社会形态

(一)社会形态与民族学研究

(二)资本主义生产以前诸社会形态

(三)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

四、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一)婚姻家庭制度

(二)亲属制度

五、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二)文化的性质

(三)民族学文化研究的意义

(四)物质文化

(五)精神文化

六、民族学与我国现代化

(一)民族学的应用

(二)民族地区的生态问题

(三)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问题

(四)民族地区的教育与科技问题

五、参考书目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科目名称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编号

801

考试专业

民族学

一、考试性质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是为湖北民族大学招收民族学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民族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民族学专业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学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核目标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阐释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掌握民族学各种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及其历史贡献和局限性,以及民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这些方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开展民族学研究。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3.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4.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30分(共 6题,每小题5分)

简答题 60分(共4题,每小题15分)

分析论述题  60分(共2题,每题30分)

四、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民族学理论脉络

一、文化进化论

(一)文化进化论的思想渊源

(二)文化进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思想

二、文化传播论

(一)德奥文化传播论

(二)英国文化传播论

三、历史特殊论

(一)历史特殊论的基本立场

(二)“文化区”和“年代-区域”概念

(三)种族平等的主张和文化价值观

(四)语言学方面的贡献

(五)体质人类学方面的贡献

四、文化功能论

(一)马凌诺斯基的文化功能理论

(二)拉得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理论

五、心理人类学

(一)弗洛伊德的影响与心理学派的产生

(二)卡迪纳与林顿的心理人类学理论

(三)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

(四)米德的个人与文化关系研究

六、法国社会学年刊派

七、结构主义

(一)列维-斯特劳斯的学术生涯和思想背景

(二)列维-斯特劳斯的主要学术思想

八、新进化论

(一)怀特的新进化论

(二)斯图尔德的新进化论

(三)蔡尔德

(四)萨林斯和塞维斯

九、文化相对论

十、马克思主义民族学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创立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基本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在中国的发展

十一、民族学中国化的理论探索

(一)民族学中国化的缘起

(二)民族学中国化的理论

(三)民族学中国化的实践

(四)中国民族学的学科特点

第二部分 民族学研究方法

一、民族学实地调查法

(一)实地调查方法及意义

(二)实地调查的特点

(三)实地调查的类型

(四)实地调查前的准备

(五)实地调查的具体方法

(六)实地调查的记录和调查报告

二、跨文化比较研究法

(一)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含义及不同观点

(二)拉德克利夫-布朗的比较社会学研究

(三)默多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法

(四)跨文化比较研究的事例评述

三、历史文献研究法

(一)历史学与民族学的关系

(二)如何解释人类社会

(三)历史文献的范围与种类

(四)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五)历史文献的考释分析与使用

四、民族学中的跨学科综合研究法

(一)民族学的跨学科研究

(二)民族学与体质人类学

(三)民族学与语言学

(四)民族学与考古学

(五)民族学与社会学

(六)民族学与生态学

(七)数理统计方法在民族学中的应用

(八)民族学的影视表现与研究

五、参考书目

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copyright ©2024 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445000) 电话:0718-8298329 鄂ICP备05003316 | 恩公网安备422800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