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北民族大学官网!今天是:

掌上民大 民大校友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English

聚焦党代会|回望发展路 喜迎党代会

作者: 2021-10-25 18:24:26 编辑:廖希为 来源:大通社 点击量:
【字体:
打印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湖北民族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不仅是我校更名大学后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也是立足“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更是学校站在新起点、启航新征程的一次关键会议,在我校政治生活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党代会召开前夕,本网推出特别报道,回望来时路,展望新时代,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积蓄新的、更大的发展动能。


本网记者 廖希为


2018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功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这是学校发展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8年12月26日,湖北民族大学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过去几年,民大人创新、实干、开放、超越的精神与这个时代紧紧相连,干劲十足;过去几年,民大人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谱新篇,持续发力,砥砺奋进,不断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发展激荡梦想,岁月砥砺峥嵘。回顾是为了总结来路,更是为了看清前路。中国共产党湖北民族大学第一次表大会即将召开,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让我们共同回望湖北民族大学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 

人才培养能力显著增强

2017年4月27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意见反馈会现场

2017年4月,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意见反馈会在行政楼1号会议厅举行,专家组高度肯定了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取得的主要成绩。2020年3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会同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发布通知,包括我校在内的15所高等学校的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

育人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人才培养能力显著增强。

“十三五”期间,学校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认证,新增3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荣获4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省部级以上奖近200项,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同时,师资队伍结构逐步优化,专任教师中教授134人、博士329人、在读博士145人、“双师型”教师44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比50%以上,省级名师实现“零”的突破。


学科专业水平明显提高

2020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校林学、中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临床医学、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13个专业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时任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中)到我校考察,与我校师生亲切交谈

“十三五”期间,学校学科专业水平明显提高,获批“民族社会发展”和“林学与特色生物资源”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新增法学、体育学2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我校省(部)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群达到11个。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党的建设、功能食品与安全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增会计、翻译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我校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达到3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达到6个,覆盖8大学科门类,包括106个研究方向。构建起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校级培育学科和院(部)级培育学科4个层级学科建设体系。 

 

科学研究质量稳步提升

国家民委领导参观新材料成型与装备技术产学研中心

2019年12月12日 ,国家民委下发《国家民委关于同意在有关共建院校设立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的批复》,由我校新材料与机电工程学院牵头申报的“超轻弹性体材料绿色制造实验室”正式获批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这是我校获批的首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标志着我校在科研创新平台申建工作中又取得新的突破。  

“十三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96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66项,国家社科基金29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获批省部级项目130项,地厅级项目391项,横向项目322项。累计科研经费13040.89万元。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2项;出版学术专著120部,发表学术论文60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2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65项,其中获得日本和美国专利各1项;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6项,转化收益达到613万。科研平台建设效果明显,硒食品营养与健康智能技术中心获批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超轻弹性体材料绿色制造获批为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中心、人文社科基地)10个。  


校园文化建设深入推进

2020年5月4日 下午,我校学子参演的节目《岁寒三友》在央视频、微博、快手、百家号、头条、抖音、腾讯微视等平台联合发起的云直播节目《奋斗吧!青春》进行直播。当晚,我校学子参演的节目《中华民族一家亲》在中央一台黄金时段节目《奋斗的青春最美丽——2020年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进行荧屏首播。这是我校音乐舞蹈学院的学生第十次登上央视“五四”晚会的舞台。

我校音乐舞蹈学院学生第九次获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会演 

学校以“细胞工程”为载体,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班级”“文明寝室”评选活动持续深入。我校连续两次破格申报,分别于2016年获得“州级最佳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7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学校围绕形象和品牌展示,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通过重新制作并传唱校歌、重建校史馆、制作学校宣传片等工作,引导师生员工学习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和办学历史,培养爱校感情,丰富和传承民大精神;围绕重要节点节庆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展示师生员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2019年1月,《湖北民族大学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行动纲要》《湖北民族大学加快学科建设行动纲要》印发,应用转型全面推行。

学校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优化学校决策体系、学术治理体系、行政服务体系和民主管理体系,修改完善学校章程,优化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试点探索学部制度,全面启动综合改革,实行目标管理,推进管理创新,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结合我校更名为大学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结合“双一流”建设指标体系,学校及时出台了《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行动纲要》《湖北民族大学加快学科建设行动纲要》等一系列加强内涵建设的改革举措。

2017年12月15日,校长顿祖义(左)为新材料与机电工程学院揭牌

为调整和优化教学科研单位设置,形成适应学科专业建设和事业发展需要的合理教学、科研单位构架,学校新成立了新材料与机电工程学院、教育学院。撤销理学院,新成立了数学与统计学院。理顺医学教育体制和机制,成立了医学部。对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学园艺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部分专业进行了跨院调整。新成立了武陵山片区发展研究院、武陵山中药材检测中心。


办学支撑条件持续改善

2018年,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和医学技能实训中心开工建设,开启学校新区建设的新篇章。

学校始终以师生需求为中心,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大幅提升。

校园新区规划图

校园新区建设稳步实施,总投资1.93亿元的国家产教融合发展支持项目“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和“医学技能实训中心”即将竣工;生物示范中心、三洼学生食堂、小球训练馆、武陵山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等建成使用,新增校舍建筑面积76000余平方米,投入2400余万元完成9栋学生宿舍、民族体育场、团结广场的改造升级,累积投入专项资金7670万元加强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4500余万元。

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平台、应用服务等方面取得良好发展,构建了统一认证、统一门户及基础数据中心等信息化支撑平台,实现了学生、教师、教学、图书等基础数据的互通共享。围绕教学、管理、科研、人事、财务等核心工作领域建设了各类信息系统20个,自主研发了一卡通系统。


改革不停顿,发展不止步。10月27日,湖北民族大学第一次党代会将隆重开幕。我们相信,学校新的党委领导班子将继续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将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立德树人、改革创新,坚定地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建设人民满意、特色鲜明、全国知名的应用型高水平民族大学,书写湖北民族大学发展进步的壮丽诗篇。(责任编辑 廖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