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湖北民族学院艺术系,当年招收专科生,2000年升为本科,2004年撤系建立艺术学院,2016年成立美术与设计学院。学院秉持学校“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坚持“以人为本,质量至上”和“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双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以应用性专业转型为导向,依托武陵山独特的地域、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已建设成为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区域特点的现代化美术与设计学院。
目前,学院拥有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3个本科专业,1个艺术专硕和1个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点。现有美术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门省级一流课程,15门校级优质课程、2门校级混合式课程、2个校级“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场景优秀课程教学案例。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56人,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人,在读博士5人,具有硕士学位人数比例达90%以上;有全日制在校本硕学生830余人。
学院拥有湖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和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建有非想·视觉传达、山地人居环境设计、艺术乡建设计、公共艺术与体验设计、新媒体、摄影、漆艺、陶艺、版画、综合绘画、艺术人类学与非遗文创设计、生态设计创新、AIGC实验室、民族艺术与数字化、绘画、产品数字三维建模等专业工作室,35间全智能化美术与设计专业实训室,1间多功能智慧学术报告厅,近900平方米的多功能美术展厅。拥有美术师范生实习实践基地60余个;先后与新丝路集团、江苏山水集团、湖北省美术院、湖北深夜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武汉漫动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恩施州城乡规划设计院、恩施州峡露山泉农业有限公司、恩施州布衣织绣有限公司、恩施州何氏装饰有限责任公司、恩施州精视界有限责任公司、恩施市顶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恩施市漆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州内外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育人关系。
经过30年的发展与积淀,学院秉承美术学专业师范教育主线,对接基础教育和美育师资需要,融合新媒体艺术、绘画等专业个性化培养;强化设计学类专业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同乡村振兴、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国家大政方针结合,着力打造美术与设计专业特色。学院十分重视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积极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成功举办湘鄂渝黔四省边区“山里•山外”美术作品展览、武陵山区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论坛和不定期举办各类作品展览、专业竞赛以及教师举办个人作品展览等活动。同时,教师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学院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他科研、教研项目80余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及作品420余篇(幅);出版学术专著、画册及教材30余部;参加各级展览300余次。教师们在各级专业赛事中获奖80余人次,其中1人获湖北省政府少数民族文化政府奖,2人获湖北省教育厅、文联等先进个人称号。
学院本着培养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基本理念,坚守“传承民族艺术、融合优势资源、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区域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加大学科与专业建设力度,夯实传统专业,积极探索专业转型,以适应社会需求,结合课程课堂、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专业知识与学习成果转化,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创意中国’设计大赛”“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湖北省高校美术与设计作品展览”等国内外各项专业展览与赛事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学生荣获省部级及以上金、银、铜奖等奖项1000余项,50余篇本科生毕业论文获得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奖,各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课题100余项,发表论文与作品80余篇(件)。鼓励学生学习深造,每年有近20名学生被录取到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大多数毕业生均已成长为行业骨干和中坚力量,社会反响良好。
(数据截至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