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管理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规章制度 > 教师管理 > 正文 >

MPAcc教学案例开发管理办法(试行)

2020-10-27 11:53:08 来源: 点击量:
【字体:
打印


  案例教学是体现MPAcc教育特色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为了便于教学案例开发和使用的管理,提高MPAcc办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根据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教学案例的有关规定和学院MPAcc的教学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管理

  1.案例教学方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实用培训方法,它的主要优点是团队学习、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它不仅对提高学生能力和改变学生行为有所帮助,而且也是理论学习结合实践的一种方法。

  2.教学案例的开发按课程组分工,课程组的组长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良且已独立承担MPAcc相关课程的教师担任,每个课程组的骨干教师不少于2人。

  3.教学案例开发实行案例开发申报立项制度,从事案例开发的课程组,首先应向MPAcc教育中心提交教学案例开发申请书,包括案例名称、案例数量、案例基本框架、人员分工、时间进度安排以及需要中心协助的事项。

  4.MPAcc教育中心会同学科建设科对课程组提交的案例开发申请书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推荐到学校研究生处申报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专项。

  5.对于优秀的案例将推荐参加各类案例大赛。

  二、案例编写的基本要求

  1.案例的编写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个事件的真实记录和客观的叙述,是以描述的方式重现了以往发生的事件以及对事件做出的决策、解决办法和得到的结果,而这些记录对我们处理现在或者是未来发生的类似事件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案例编写必须事先考虑今后课堂案例教学的目的,一般而言,案例教学应达到如下目的:(1)将学生置身于复杂的现实生活环境中;(2)帮助学生获得分析实际情况的能力;(3)让学生练习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所能获得的有限的资料来进行决策,并希望增长学生依据不完全的信息进行决策和采取相应行动的能力。

  三、教学案例的基本构成

  1.完整的MPAcc教学案例应当包括案例和案例说明书两部分。

  2.教学案例的组成部分包括标题、正文、结尾和其他材料。

  3.案例的标题应当采用中性的词语,主要目的是提供给案例使用者分析问题的素材。可以采用素描型和问题提示型两类。素描型题目没有任何的感情色彩,使人无法窥探到案例的真实目的,通常采用案例中的企业或者单位的名称作为标题;问题提示型题目,在客观的基础上稍微透露案例的基本信息,如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发生在哪里,什么时间发生的什么事件等等,便于读者从题目上想到事件的梗概。

  4.案例正文的首段应当点明时间、地点、单位名称、主要决策者、关键问题,以便使用者对案例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首段之后的案例正文应当根据需要分节,每节可配以小标题,以便层次分明。正文是案例的主体。主要是介绍所涉及机构的基本情况及背景,将“机构”方方面面的情况层层展开,如历史变迁、组织人事、工作或生产状况、社会环境、以及未来的前景等。具体究竟交待哪些方面的情况,视案例的目的和教学的需要而定。背景资料应当剪裁适度,恰到好处。在正文部分,除了将有关情况交待清楚以外,要注意情节的生动性描写,制造一些发展高潮,以加深印象,引起使用者浓厚兴趣。

  5.教学案例的结尾是对正文精辟的总结。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思考题,或者“镜头淡出”的方式作为结尾。

  6.教学案例必须配备相关辅助材料。作为完整的可供教学使用的案例,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要素:

  (1)篇首注释。放置在案例首页的最下方,以横杠与正文隔开,包括两方面内容:编写者简单情况和编写目的说明。

  (2)脚注。对正文中某些技术问题、公式、历史情况等的注释,常以小号字附于有关内容同页的下端,以横线与正文断开。

  (3)图表。在必要的情况下,图表可插置到正文相关位置,但为了版面简洁,应把图表布置在专页或篇尾。所有的图表都应编号,设标题,加必要的说明,而正文中与图表相联系处,则应用括号注明“请参阅附图X”。

  (4)附录。它的作用跟脚注基本一样,只是由于内容较多、较长,不宜插附于正文之中。除非案例本身的主题就是属于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范围,否则过多的技术性细节描述就不宜插于正文内,从而放入附录,以备分析者必要时参考之用。

  7.教学案例必须有案例说明书,案例说明书又叫“教学注释”或“教学指导书”,是用来向使用此案例于教学的教师提供案例正文中未提及的背景信息及注意事项的文件,并无权威的约束力,仅供教师备课时参考。

  8.教学案例说明书主要包括下列项目(可以根据案例编写的不同目的和具体用途,结合实际情况来加以选择):

  (1)当前问题,即案例本身的关键问题;

  (2)基本问题,即整门课程都需要为之提供理论读物、技术应用或课堂讲解的更广泛更一般的问题;

  (3)建议的学生作业,即教师希望学生为课堂做准备时思考的问题。通用的问题可以是:作为案例中的主要决策人,你对这一情景作何分析?你能考虑哪些可选择方案?你最倾向于哪一方案,为什么?你的实施计划是什么?为了回答上述问题,你都作了哪些假设,这些假设对问题的答案有什么影响?

  (4)建议的附加读物或参考书;

  (5)可能的讨论题;

  (6)案例的潜在用途,即在哪些类型的课程或专题领域里可以考虑使用该案例;

  (7)案例的潜在教学对象;

  (8)案例分析。案例分析部分应该提供学生思考题的建议性答案;

  (9)要点总结。要点总结是为在案例讨论的最后进行总结提供一个基础材料,强调该案例最重要的方面,以及对它的分析和解决办法;

  (10)建议的教学方式。建议的教学方式是为了对在课堂上如何就这一特定案例进行组织引导提出建议;

  (11)计算机支持。这一部分列出支持这一案例的计算机程序和软件包,它们的可得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使用它们的建议或说明;

  (12)视听辅助手段支持。视听辅助手段是指可得到的,能与案例一起使用的电影、录像、幻灯片、剪报、样品和其他材料;

  (13)建议的课堂教学计划,即按顺序列出课上的话题,以及给每一话题分配的时间;

  (14)建议的板书计划,即对教师黑板上的书写进行合理安排,以使其总体效果更好。如可把分析部分写在黑板左边,可选择方案写在中间,决策和实施计划写在右边;

  (15)以上项目未包括的其他内容。并不是每个案例说明书都要包含上述的全部材料,可以根据案例编写的不同目的和具体用途,结合实际情况来加以选择,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增加相应项目。

  四、附则

  1.本办法自制定公布之日起执行;

  2.本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属于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