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非遗魅力,传承民族文化——2022级音乐学《民间音乐采风》课程圆满完成
2025年5月28日至30日,湖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系教师谢超、吴奇睿带队,组织22级音乐学专业学生前往利川,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民间音乐采风之旅。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感受利川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拓宽专业视野,增强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5月28日下午,采风团队来到利川市馨艺幼儿园,跟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守红老师学习“肉连响”相关知识。刘守红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精彩的示范,向同学们展示了“肉连响”独特的肢体韵律与文化内涵。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模仿,在一招一式的学习中,感受到了这项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学生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守红老师合照
5月29日上午,师生们走进利川市都亭社区,观看了利川灯歌与川剧等精彩表演。舞台上,演员们精湛的技艺、富有韵味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将利川灯歌与川剧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表演结束后,学生们纷纷上台体验利川灯歌的演唱与表演,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魅力。这种近距离的接触和体验,让同学们对传统民间艺术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全体师生与灯歌演员合影
当天下午,采风团队参观了利川市非遗传承馆。在馆内,同学们通过实物展示、图文介绍、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了利川的民间文学、民俗、戏剧、传统技艺等丰富的非遗资源。从古老的传说故事到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利川人民的智慧和情感,让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利川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对利川的乡土民俗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全体师生在利川市非遗传承馆合影
5月30日,同学们在利川市文化馆聆听了利川市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席甘远成老师的讲座——《从利川民歌看民族文化的艺术价值》。讲座中,甘远成老师以利川民歌为切入点,结合丰富的案例和详实的资料,深入剖析了利川民歌的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通过讲座进一步领略了利川民歌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讲座留影
此次利川民间采风活动,为湖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2级音乐学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民间文化、感受非遗魅力的宝贵机会。通过学习、体验和参观,同学们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丰富了知识储备,更深刻认识到了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未来,他们将带着此次采风的收获,将民间文化元素融入到专业学习和艺术创作中,为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字:邓雨梦、张玲玲/图片:邓雨梦、胡智鹍/审核:胡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