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司法回避制度中关系对象距离研究”主题讲座在德智楼9B301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新疆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可主讲,法学院冉艳辉教授主持,法学专业约100名本科生及部分研究生参加讲座活动。
李可主讲
讲座伊始,李可教授以司法回避制度的程序价值为切入点,通过法理学视角系统梳理了“关系对象距离”概念的演进脉络。他指出,随着法治文明发展,司法回避的关系类型已从传统亲缘、宗教等“初级关系”,不断向服务关系、职业联系等“次级关系”拓展,回避标准的界定需要综合考量情感依附、利益关联、偏见风险等多重维度。针对现行制度存在的“规范标准碎片化”“实施程序可操作性不足”等问题,李可教授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回避制度在基层司法中的实践困境。在交流环节,师生围绕程序正义的保障路径展开深入探讨,现场学术氛围热烈。
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立足司法改革前沿,通过理论阐释与实践解析的双向互动,着力引导学子深化法律核心价值认知,提升专业敏感度,在学术探索与法律实务中厚植公正司法的职业素养,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文字 袁本怡 张吴凤仪
初审 冉艳辉
复审 李文革
签发 张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