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喜欢拿着纸笔穿梭在校园各角落,他们是去上课的?不。当我们关注校园新闻的时候,总会忽略本报讯、本台记者后面总会有一些熟悉的名字。他们有一个统一且高大上的名字——记者。
阴差阳错,误入正途
在别人眼中,他是一名典型逗逼青年,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还有一颗文艺的心。在悠闲的时候,他会一个人在图书馆呆上几个小时,当别人在玩英雄联盟的时候,他会打开电脑,用键盘敲击他喜欢的文字。他说,他喜欢这种方式,喜欢在优美的文字与活跃的生活中寻找欢乐。
大一开学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学院还有通讯社这个组织,当初的他以为这是一个文学组织,从此,他便走上了新闻这条“不归路”。在面试中,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通讯社是写新闻的啊,说好的文学呢?但是流行这样一句话:“自己选择的路,哭着也要走完”。虽然与自己的初心相悖,但是他并没有想要放弃。阴差阳错地,学财务的他竟然成为了一名记者。
战场硝烟,有你相伴
后来他遇上了他的记者师父以及一群同道中人,在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他渐渐喜欢上了记者这个“行当”,在新闻上也“渐入佳境”,掌握了一些小技巧。从此,他经常穿梭在校园各处,流连于各种会议、活动之间。一个笔记本、一支笔便是他的武器,也是他的宝贝。新闻讲究时效性,为了第一时间将新闻报道出来,他经常会整理新闻到晚上十二点甚至更晚。幸好他不是一个人再战斗,他还有一群小伙伴,他们会经常在一起讨论怎样写好一篇新闻,会约着一起去写一篇新闻,会在活动多的时候分工。在大大小小的新闻中,也培养了他们坚不可摧的革命友情。
他说,他很幸运当初加入了这个组织,日复一日的写新闻,让他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他收获了友情。记者的辛苦只有记者们自己清楚——他们不是活动的举办者,但是出席率却堪比举办者;他们不是观众,但是要比观众做更多的事情。晚上熬夜、周末加班,有时为了赶一篇新闻都顾不上吃饭……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也没有向任何人说自己的辛苦,因为他相信,努力总是与收获成正比的。
始终贯一,做最好的自己
努力的人运气也不会太差。经过一年的成长,他在校园新闻上也取得了小小的成就。他一年上稿七十多篇,成为了他们组织上稿量最多的记者。同时,他还学会了拍照,是学校少有的文字、摄影兼任的一名记者。他的稿子和图片上过人民网、凤凰资讯、今日头条、中国民族宗教网、青春网等。身边的人都羡慕他有上百的稿费,有加不完的学分,有好多好多的荣誉,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在他取得这些成果的背后他付出了多少的时间与精力。
以前只知道躲在师父们后面的他现在也可以独当一面了,但是他仍在努力,因为现在的他不是最好的他,只有更加坚持与努力之后才会是更好的自己。
文字是一对翅膀,能够载着他在自由的天空中翱翔,在书的海洋中,他能够沉静下来与世界对话。他喜欢用一只简单的笔记录下简单或不简单的生活,描绘普通或繁华的都市。善终如始,方能不败,在新闻与文学的这条路上他会不停地走下去。笔下是最美的风景,镜头是最靓丽的图画,以笔为刃,开辟出前行的道路,以梦为马,方能走得更远。我们是一群小记者,我们是最好的自己。(责任编辑 戴金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