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试行)
一、评价目的: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是学院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科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通过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全面掌握教师履行职责的情况,区别出教师的不同素质与教学水平,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评价原则
1、激励性原则。通过客观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励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学经验,开展教育研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科学性原则。把握课堂教学活动自身的规律,学生对知识接受的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内在的规律,全面衡量教师的基本素质,辨证地评价教学质量。
3、全面性原则。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方面,以及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等主要教学环节综合评价,实事求是地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水平。
4、民主性原则。教学质量评价要民主、公开、公正,充分考虑教师自评意见,学生反馈意见,领导、专家、同行评议意见,防止主观性、片面性,从而作出科学准确的评价。
三、评价对象
从事教学计划内本、专科教学工作的教师。
第四条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教学基本环节课堂教学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四、评价方法
教学基本环节由平时的教学检查记录汇总;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采取学生评价,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以成果计算
五、评价结果处理
对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在年终计算标准课时的基础上再乘上1.2的系数。对教学质量差、学生意见大的教师,根据学校的规定,实行教学质量警示制度。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