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调查
团队合影
本网讯(大学生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向钰清)“我要读好多书,考大学,这样我就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大城市生活了。”来凤县百福司镇留守儿童邹越娟说道。为调查恩施州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现状,7月26日,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留守儿童社会实践调查队的队员前往来凤县百福司镇,开展为期15天的调研活动。
调查期间,该团队成员前往留守儿童较多的高中、初中、小学和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实地调研,并向留守儿童、监护人及老师发放调查问卷。8月1日,该实践团队对百福司镇的所有留守儿童进行了走访与调查。通过走访调查,他们发现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且普遍处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状态,其生活、教育受到严重影响。“隔代教育”与“亲情饥渴”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较为突出。
邹越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父母都在常年在浙江省务工,父母只有春节的时候才会返乡,平常她都是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告诉社会实践的队员,自己十分思念父母,而且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对自己生活起居以及学习上的照顾情况并不是很好。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障碍。截止2014年,仅来凤县的0岁—18岁“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达到14000人,而全国农村 “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家长的管束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教育情况差,且大多叛逆无知。
“我们开展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实就是想走近这些留守儿童,给他们带去更多的温暖。同时也想通过走访调查,数据分析,为政府的有关留守儿童问题的决策提供详细的数据信息,为他们营造和谐健康的成长的环境,并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该团队成员许奇才说道。
据悉,接下来的社会实践中,该团队成员将对其收集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整理,并会汇总的留守儿童的社会状况的分析移交给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除此之外,他们表示道还将开展一些特色活动给这些大山深处的留守儿童带去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