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张德钢/摄)
本网讯(记者 熊欢 向韵蕾/文 夏伟恒 张德钢 谢音/图)12月6日上午,鄂西圈办专职副主任徐新桥、州发改委主任田金培等一行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学校副校长邓磊、我院院长张新平、法学院院长邓辉煌以及其他老师代表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与其进行了关于我校协同华中师范大学、三峡大学申报的“武陵山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的交流会,并就鄂西生态圈的建设以及我校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研究特色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
邓磊副校长主持会议(夏伟恒/摄)
交流会上,邓磊简单概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研究中心”相关建设工作以及我校目前的教学及科研状况,并指出我校在“十二五、十三五、建校一百周年”三个阶段实现的三个目标。
张新平汇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研究中心建设情况(谢音 摄)
张新平院长从武陵山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协同创建中心的总指导思想、近期目标、研究方向、发展情况和中心的发展优势及意义向大家介绍了该中心的基本发展状况及已取得的成果成绩进行了详细分析。他指出,创建中心将立足鄂西,面向武陵,围绕整个湖北省,创新机制、体制,设立基础管理制度,结合湖北民院学科优势,联合华师、三峡等高校,争取在未来的4——5年内,成为鄂西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单位。此外,他还从“绿色低碳产业研究、项目管理与品牌建设、资源规划与开发方向的研究”等方面论述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4个研究方向,他强调,“协同创新中心”在组建和培养过程中将会更加注重机制体制创新与制度设计,在我校原有的机制体制和制度安排的基础上,从组织管理、人事制度管理、科研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与改革,真正实现开发共享、激励有效、成果实用的机制体制及运行模式,并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大力提升创新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徐新桥作指导讲话(夏伟恒/摄)
徐新桥针对工作汇报作指导性发言,他指出,关于制度层面的发展,应从旅游圈产生的制度背景出发,要考虑到地域、行业、经济等因素,从而发挥优势特色、打造地区亮点,此外,他还从“超过自身历史最好成绩、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等“五个超过”概括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建立以来的效果及成绩。他表示,要高度重视前期创意和后期的品牌营销,推进产品层次、保护原生态和原文化资源,提出“风貌古朴、功能现代、产业有机、文明归来”的原生态观点,从“正、产、学、研、用”五个方面落实好“协同创新中心”的各项工作。
最后,徐新桥强调在对民族文化“挖掘、搜集、整理”的基础上更加要注重“应用、引导”方面的研究,充分挖掘民族文化,使地方特色逐一形成。 (责任编辑 樊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