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校地携手“把脉”文旅融合 湖北民族大学助麂子渡村绘振兴新卷
2025-11-01 19:40:05阅读 次
本网讯(记者 覃瑶瑶/文 丁欣怡/图)2025年10月30日,湖北民族大学统战部、湖北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党支部、旅游管理系党支部、湖北民族大学民盟支部携手联合组成调研团队,深入恩施市白杨坪镇麂子渡村,开展“聚焦麂子渡村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主题实践调研。这是该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高校智力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
调研团队的脚步从亲和小院开启。青瓦白墙间,“规矩大家定、事情大家干、秩序大家管、效果大家评、幸福大家享”的院落自治公约格外醒目,“党员带头、居民共商、院落关怀”的治理实践,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鲜活样本,展现了乡村治理的内生活力。院墙上的“白麂引渡”传说壁画更引人驻足——相传远古时期白麂为村民引路避险,村子因此得名,这一民间记忆让院落浸润着独特的乡土气韵,尽显“以传说讲村史、以文化聚人心”的治理智慧。

沿着亲风长廊徐行,悬挂的家规家训与院落公约相映成趣,德治与自治的融合气息扑面而来。从乡土文脉延伸至红色记忆,调研团队走进沈德枢革命事迹陈列馆(沈家仓屋),通过参观历史旧址、革命文物与图文资料,深入了解中共七大代表沈德枢的革命历程及其家族的红色传承。这份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为麂子渡村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红色研学旅游提供了独特优势。


在村史馆(文化大院),调研团队通过乡贤能人榜、军人光荣榜及村庄沙盘等展示内容,全面了解村庄的历史沿革、人文积淀与整体发展规划。

踏出文化大院,感受乡村风光与自然生态,彩色游步道蜿蜒入田园,最终抵达由村民巧妙设计的鱼鳞坝。这座人工叠式堰坝,兼具水利功能与旅游观光价值,鱼鳞状叠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今已成为亲子游、休闲游的热门去处,展现出乡土智慧与生态景观的和谐统一。


此次考察路线设计精巧,涵盖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与产业现状,让专家学者们对麂子渡村的资源禀赋、治理成效与发展潜力有了全面而立体的认知。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调研团队既触摸了文化根脉,又能看见生态活力。实地调研的所见所感,将转化为座谈会上的深度共鸣,一场汇聚多方智慧的专题座谈会在村会议室举行。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大美麂子渡》宣传片后,州委办公室驻村第一书记乐杨首先介绍麂子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他表示,在党建引领下,全村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要求,持续推进动态帮扶机制,连续多年顺利通过国家和省级考核评估。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发动村民参与等方式,村庄在生态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正在积极推进资产盘活和产业连片发展,重点培育旅居康养等新业态。乐书记坦言,与全省先进地区相比,村庄发展仍存在不均衡等问题,并表示麂子渡村计划在“十五五”期间着力打造特色旅游景区,期待湖北民族大学在规划定位、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村党总支书记唐和则聚焦农旅融合发展补充发言,他指出,麂子渡村以生态帮扶为抓手,依托自然资源优势,以茶叶为主导打造优质茶叶基地,通过提升品质、开拓高中低端市场,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增收。同时,村庄以“小单元微治理”模式整合资源,确保每个院落有人管、能组织村民共同参与建设,并通过群众精心排练的文化活动与乡村治理融合凝聚人心,探索农旅融合新路径。


湖北民族大学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丁莉教授在座谈中表示,麂子渡村不仅在村容村貌上焕然一新,更在精神风貌上展现出崭新气象。她特别肯定了党建引领下的“小单元微治理”模式,认为这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诠释。她强调,此次活动进一步增进了校地双方的深厚情谊,有效激发了高校教师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学校将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把调研所得转化为务实举措,为麂子渡村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在专家建言环节,湖北民族大学民盟支部余展深教授率先讲话,他建议村子在稳固茶叶产业的同时,可尝试大力发展高山果蔬等特色农产品,积极拓展电商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发展韧性和村民收入稳定性。湖北民族大学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丁莉补充提到,麂子渡村可充分利用高山气候特点,在旅游旺季过后发展错季花卉种植等产业,实现“时间差”效益,保持村内经济活力持续向好。

在自由交流环节,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多项富有前瞻性且切合实际的建议。在融合发展方面,有教师建议村庄推动农业从浅层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通过将红色文化、非遗手作与民宿经济有机融合和设计“红色教育+生态观光”精品旅游线路等方式,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与消费链条;在运营创新方面,有博士提出可探索“村集体+农户”联营模式,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在增强农户获得感的同时壮大集体经济。此外,引入白麂卡通形象、发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等创新建议也得到充分讨论,更含提供防晕车服务、设置自助服务点等提升游客体验的具体举措。
在座谈会总结环节,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张新平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麂子渡村乡村振兴“把脉开方”。他指出,要深刻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将其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在分析当前麂子渡村产业发展存在“优而不强、强而不均”等短板后,他强调村庄必须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之路,在保持茶叶主导产业优势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四季有景、全年可游”的产业格局,根据当地实际发展特色农产品体系,实现“春夏秋冬都有主打产品”;在产业融合方面应深耕农旅融合,明确品牌定位,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和农产品品牌,推动科研机构、政府与村庄深度合作,形成“产学研政”协同发展格局。同时,应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通过党建引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完善乡村产业利益联结与共享机制,让乡村振兴成果惠及每位村民。

此次校地对接,不仅为麂子渡村送去了“金点子”,更搭建起智力帮扶的长效桥梁。如今的麂子渡,正以文化为魂、生态为基、产业为要,在高校助力下书写乡村振兴新篇。而这场实践更成为湖北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缩影——以人才优势激活乡村潜力,让“两山”理念在鄂西大地落地生根。(责任编辑 覃瑶瑶 审核 谭宇/张姣蓉)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
2022-06-14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22年6月11日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
2025-10-24
本网讯(邓慧仪/文 李晓琴/图)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0月23日上午,经济与...
“竞逐一流锋芒尽露 育见未来气象大开”——经济与...
2025-10-19
本网讯(通讯员 覃稣舒 牟超兰/文 ERP社团/图)自2025年,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等...
经济与管理学院“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2025-10-17
本网讯(记者 郭佳/文 杨语嫣/图)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凝聚党建与业务合力,实现知识传授与党建引领同...